【以案说法】宅基地房屋纠纷多发怎么办? 大鳌司法所有妙招
字体:[大] [中] [小]
与现在很多农村普遍存在空心村的情况不一样,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的村民安居重迁,很少离开故土,长期居住在大鳌岛和红卫岛上。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增多和老旧房屋拆旧建新或修缮重整,带来的宅基地房屋纠纷也越来越多。2019年至今,大鳌镇各级调解委员会共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74宗,其中房屋宅基地纠纷共309宗,占总数82.6%。
面对宅基地房屋纠纷多发的状况,大鳌司法所积极想办法出对策,从“等进来”转变到“走出去”矛盾调处方式,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大大减少辖区的信访维稳压力。大鳌镇矛盾纠纷案件保持零诉讼,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妙招1 送调解上门
通过不定期的走访和研判,及时发现矛盾纠纷。今年1月春节前,发现十围村的张某和邻居陈某因建房发生矛盾。经了解张某建房打桩导致陈某房屋出裂缝。当时张某一个人和陈某一家人在打桩机下争吵,形势比较紧急,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发生斗殴,甚至出现人员受伤的情况。调解员马上到场,先缓解现场紧张的气氛。在了解事情经过后,从法、理、情三方面为双方做思想工作。经过疏导,双方最后达成一致的调解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书。
妙招2 现场立即制作调解协议书
在调处宅基地纠纷中,一旦当事人同意调解意向就应立即制作调解协议书,促成当事人签订协议书。由于绝大多数的调解场地都是在双方的宅基地上现场调解,无法第一时间制作规范的调解协议书,矛盾双方一致的调解意向容易稍纵即逝,容易造成调解的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为此,为巩固历尽艰辛的调解成效,大鳌司法所及时增添调解工作专用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的无线充电打印机,在任何场地都能够即时制作规范的调解协议书,用最快的速度化解矛盾纠纷。
妙招3 “司法所+”联调
宅基地的矛盾纠纷涉及较多的历史因素、法律法规以及农村土地政策,大鳌司法所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推出“司法所+”联调模式,与镇自然资源所、镇建环局等部门开展联合调解。在调处一宗宅基地地界问题的纠纷,调解前由大鳌司法所牵头,驻村法律顾问、自然资源所和村委会组成的专门调解小组,共同分析案件,制定调解方案。调解中,各部门结合自身的职能和专业知识,向当事人对本案提出调解的意见。调解小组根据当事人的诉求,及时研究梳理双方的纠纷事实和矛盾焦点,利用背对背的方式开展调解工作。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妙招4 驻村律师(村居法律顾问)来帮忙
大鳌司法所推动驻村律兼任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去年11月在东风村建房安全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双方因赔偿金问题分歧较大。东风村的驻村律师杜丹丹对民事诉讼程序比较熟悉,向双方当事人劝说,如果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纠纷,耗费时间、金钱和精力较多,希望双方考虑综合成本。最后,经过多轮的谈判和调解,双方接受了驻村律师的建议,达成一致意见,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妙招5 预防矛盾才是治本之策
司法所结合平时调解办案,针对宅基地纠纷调解向当地镇委镇政府报告,并提出相关建议措施。通过他们综合分析,大鳌镇宅基地纠纷主要包括地界线纠纷、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引起的纠纷和由于施工引起的安全事故纠纷。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预防矛盾纠纷。
一是持续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方面的普法宣传,例如厘清宅基地房屋拆除灭失后,在哪种状况下使用权归谁所有的问题;
二是要在镇委镇政府统一领导下,建设规划部门、国土部门定期了解新增宅基地建房情况,并形成部门通报;
三是各村委会要引导当事人在建房前做好以下工作,防范矛盾纠纷发生:
· 核查宅基地的界线,避免地界纠纷。
· 如需要打桩建房的,提前向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咨询,预判对周边房屋的影响。
· 建议聘请有资质的建筑公司进行建房施工。
· 在村委会监督下,施工方必须为建筑工人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转自江门司法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