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各镇街 > 白沙街道办事处

5月1日正式实施!江门这部地方性法规,获省文明办关注!

字体:[大] [中] [小]

  作为我市首部规范和约束个人行为、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地方性法规,《江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草案阶段以来,就备受市民期待,如今又得到省文明办关注——昨日,省文明办策划播出《文明观察》栏目,在“文明广东”微信公众号推出《文明行为让生活更美好(上)》,刊播我市《条例》亮点内容。

  近年来,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性法规当中,规范引导大家的日常行为,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而广东省内多地也结合自身实际,颁布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那么这些条例又是如何指引和规范市民的行为呢?《文明行为让生活更美好(上)》一文聚焦了江门、广州、深圳的做法。

  从道德的“软约束”转变为法律的“硬约束”

  乱停乱放共享自行车、遛狗不牵狗绳、高空抛物……这些不文明行为既扰乱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又影响了公共秩序。针对这频频上演的不文明行为,我省各地都相继出台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文明行为要求从道德的“软约束”变成了法律的“硬约束”,用法律来规范引导大家的行为,以法治的刚性力量推动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从各地已颁布实施的《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观察发现,内容主题大致分为倡导鼓励文明好习惯好做法,治理惩处不文明行为两大部分,其中的“文明行为规范”章节,就对我们日常在公共场所、交通、生态环境保护、餐桌饮食等各类的生活场景进行了细致的文明行为规定。

  而对于倡导文明行为规范,各地的条例则结合了自身情况和实际文明创建经验而有所不同。

  【 江门第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华侨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尊重华侨华人生活习惯,文明交往,自觉传承和弘扬侨乡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侨乡文明风貌。】

  而对于做好事这类的扬善行为,各地也制定了相关的鼓励措施与激励制度,来支持好人好事与激励更多的人以先进模范为榜样乐善好施。

  【江门第二十九条 江门市建立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对见义勇为、志愿服务、慈善公益等文明行为信息进行记录。记录的标准和程序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有关优惠、奖励和评选政策,可以将文明行为记录作为重要的参考。】 

  作为江门市首部规范和约束个人行为,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地方性法规,《江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草案阶段以来,备受市民关注。继2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全票审议通过之后,3月18日,《条例》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正式批准。5月1日起,《条例》将正式实施,弥补江门市在文明行为立法方面的空白。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制定出台《条例》就是为城市“铸魂”。《条例》的正式实施,将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通过运用法治手段和制度力量来促进文明行为的养成,也给了江门又一次重新审视城市文明的契机,让文明之“法”化于心践于行。

  提出建立文明行为记录制度

  《条例》分为五章五十二条,包括:总则、文明行为规范、促进与保障、法律责任和附则,涵盖了行为规范、如何促进和保障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内容涉及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爱护公共卫生、文明上网,到垃圾分类、使用公筷、规范车辆停放等有针对性的规定。在文明行为促进方式上,《条例》刚柔并济,对遵守条例者,予以相应奖励,对违反条例者,予以相应惩罚。

  在立法前,市文明办专门在媒体上进行一次针对公众的调查,把需要规范的文明行为进行民主测评,针对大家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立法,充分反映市民的意见。“我们注重平衡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哪些行为属于道德范畴、哪些属于违法,都要通过大量的研究、论证、征求意见来明确。总体来看,《条例》更多还是以宣传教育、激励引导来促进文明,而不是为了处罚而设立。”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说。


  《条例》提出建立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对见义勇为、志愿服务、慈善公益等文明行为信息进行记录。同时,《条例》还强调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将文明行为规范纳入本单位职业规范要求等,对于机关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人物的行为提出高标准要求,起到表率作用。

  注重体现时代要求和地方特色

  《条例》重点落实中央关于应对公共卫生和突发事件、厉行节约等有关指示精神,并紧扣社会关注的热点。

  如备受市民关注的共享单车管理、网络暴力、泄漏个人信息、养犬扰民等社会热点问题。公筷公勺、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戴口罩等一些符合公众利益的好习惯、“新规矩”,也纳入了《条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而对于不文明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按照其规定执行。

  按《条例》规定,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的;阻碍或者以设置地锁、地桩等障碍物的方式妨碍他人在城市道路停车泊位上停车的;在公共场所上空、楼宇之间新建架空管线设施,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的;违规养犬的,将依法给予罚款,最高可达5000元。

  《条例》第十一条指出,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华侨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尊重华侨华人生活习惯,文明交往,自觉传承和弘扬侨乡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侨乡文明风貌。在立法时注重体现江门特色,注重对江门地区突出的不文明现象或问题进行约束,明晰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明确对行为规范的参考标准,因此还写入了关于华侨华人方面的内容。

  做好宣传让文明深入人心

  《条例》即将实施,赢得广大市民群众纷纷“点赞”。法律法规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深入贯彻实施《条例》,就是要用法治涵养文明,而学习宣传是保证贯彻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接下来

  江门将集中学习宣传

  计划将5月份定为

  “《条例》集中宣传月”

  依托户外广告、门户网站、电视、广播、新媒体等舆论阵地和载体,充分应用视频、动画、板报、墙报、招贴画、标语等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条例》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开展《条例》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网站等系列活动,使《条例》真正入脑、入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创建文明城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风景,是一座城市的名片;  

文明,是城市最美的风景,

也是一座城市灵魂的完美体现。



  来源:蓬江发布


  

相关附件:

白沙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