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师傅齐聚首 船情饭意端午浓
字体:[大] [中] [小]
为推动“粤菜师傅”工程建设,传承传统习俗文化、弘扬棠下本土美食、在6月7日农历五月初五迎接一年一度端午佳节之际,棠下镇各村纷纷举行“粤菜师傅齐聚首 船情饭意端午浓”的端午节活动。
棠下镇与西江相伴,万顷江水延绵,四通环流入海,镇内河网纵横交错,自古内外水域富饶,出门就“见水”,因而棠下人便有以舟楫代步的习惯,皆善于使舟。棠下人俗称“舟”为“船”,因此扒龙舟亦叫扒龙船。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棠下各村龙船均群“龙”割据,据记载的有:石头村的三圣宫(蓝须公)、慈济宫、云龙、白头仔、洪圣宫(花参)、水月官、蓬莱,横江村的两隅、海马、绿尾、红旗,虎岭村的惠济宫、玉虚宫、山草龙,三和村的玉虚宫、七圣宫,大林村的单金钱、双金钱,沙富村的短尾龙、长尾龙,甘茶,石礼村的飞凤,桐井、罗江新村的金头仔,乐溪村的芋头仔等共计二十多艘。可见扒龙船这项民间传统运动在棠下的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扒龙船和食龙船饭成为端午时节最具特色的民间活动。
龙船饭,每桌必备一味——烚鱼,主要食材为大头鳙鱼,常见的有白烚和加酱两种做法,其中加酱做法讲求火喉控制必须到位,才能让酱汁有浓稠感,让鱼与酱之间的美味更加相得映彰。除此之外,每桌龙船饭还有炒头菜、棠下烧肉、粉葛扣肉、虾米炒粉丝等各种突显龙船饭的特色粤菜。
在以前,扒龙船是男人的专利,女人在习俗上是不能登上龙船和扒龙船的。但随着时代的演变,男女平等的观念逐渐打破守旧的封建思想,各地也出现了“凤艇”,这样才能让龙船文化男女平等、老少咸宜地源源不断传承下去。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