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棠下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字体:[大] [中] [小]
近年来,棠下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区的目标和工作部署,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进程,营造浓厚法治文化氛围,让村级管理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为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压紧压实责任,筑牢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体系
高度重视,形成制度。根据棠下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成立由镇党委书记谢树浓同志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锡基同志任常务副组长,镇党委副书记李东强同志任副组长,综治办主任、司法所所长、派出所所长、信访办主任及各村(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棠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健全法治棠下建设工作责任机制,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副职直接抓,各职能部门具体抓的工作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将依法治镇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年初有目标、平时有监督、年终有总结。
建章立制,明确目标。印发《法治棠下创建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工作目标和任务,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棠下镇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动依法行政, 全镇共有26个村(社区)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
二、坚持依法行政,大力构建法治政府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近年来,棠下镇加大对领导干部违纪查处力度,凡涉及领导干部违纪的,都坚决严肃查处,有效遏制了领导干部的违纪行为和腐败行为。同时抓好领导干部违纪案例通报工作,敲响了廉政警钟,有效提高了对反腐败工作的认识,促使全镇在编人员加强自我约束,筑牢守法守纪意识防线。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提高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
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职能。成立专门的法律顾问室,聘请专业律师作为政府法律顾问,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重大合同签订、重大行政执法以及制度建设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截至2019年11月,共支付法律顾问费用9.5万元。
行政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减少。2019年度(截至10月31日)案件数量合计12宗,其中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红分配案件10宗,行政强制案件1宗,其他行政纠纷案件1宗。从案件类型来看,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红分配纠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近年来镇政府的行政决定书维护了部分出嫁女一类村民的利益,使村民发现分红可能性。二是由于农村城市化进程,使村民分红问题多元化,进而涌现出新的纠纷类型。三是随着社会治理法治化的不断推进,村民通过行政诉讼的渠道维护自身的权益,法律意识得到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与往年相比,其他行政诉讼案件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这反映出执法人员素养不断提升,“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意识不断增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取得一定成效。
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棠下镇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把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决策出台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明确规定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重大政策制定、重大改革实施、重点工程建设以及参与人数众多的重大文体、商贸、庆典活动等重大事项,决策前都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如有必要还需要通过听证会、专家评审公开征求意见,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廉洁性评估制度。
加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全面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依托政务服务网,切实做好部门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权力清单事项的全面公开和及时更新工作。着重推进干部任前公示、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等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加强主动公开工作、规范和完善内部办理、对外答复机制。截至2019年11月,棠下镇主动公开信息136条,其中:组织机构4条,部门文件8条,行政执法3条,公示公告7条,办事指南1条,工作动态102条,部门预决算4条,其他信息7条。通过政务公开栏公开镇领导班子组织架构、干部任前公示、年度预决算情况、招商引资情况、重大民生工程招投标情况等。
认真履行各项监督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依法履行报告、通报职责,有效地提升政府施政效能,共同推进棠下镇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人大七次会议上组织代表认真听取和审议批准了镇政府工作报告和镇财政预决算报告,确定了镇政府工作方向。闭会期间镇人大根据会议的决议对预决算的执行情况坚持全年监督,从而保持财政的正常运作,确保经济项目建设、民生资金的落实。按照《棠下镇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接访轮值安排表》,2019年2月分别组织代表在镇代表联络室和村(社区)代表工作站,开展人大代表接访群众活动。目前,组织代表在联络室、工作站接访群众共113期,参加活动的代表达209人次,联系访问群众达179人,共整理代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45条,转村委会办理34条,交由镇办理的意见建议83件,已办结44条,正在办理中39条。2019年,共承办区建议提案17件(建议13件,提案4件),其中主办2件(建议2件),会办15件(建议11件,提案4件)。承办的市建议提案7件,其中主办1件(建议1件),会办7件(建议4件、提案3件)。目前,各主、协办件均按照要求和时限办结,面办率、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受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致好评。通过认真研究、采纳代表委员的意见,认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产生了良好的办理效果。
三、贯彻依法执法,进一步树立文明执法权威
严格依法执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保障生产安全。棠下镇与区安监局于2017年签订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委托书,负责本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直接查处受委托权限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截至2019年11月,共检查企业510家,共出动人员1035人次,检查隐患1302处,整改隐患1012处,整改率77%;按蓬江区应急局要求依委托行政执法案件12宗,处罚金额为5.96万元。
严格行政执法,加大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事项的关注、查处和打击力度。在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社会治安、国土资源等重点领域,严格查处违法行为,严格履行执法程序,增强执法刚性,树立执法权威。截至2019年11月,棠下镇综合行政执法局疏导和清理占道经营7207起,纠正游商小贩违规摆摊8776起,清理乱堆放300宗,清理破损门口广告招牌、小灯箱423个,清理户外广告(包括横幅和小广告)532宗,共计整治破损户外广告面积约5700平方米。
四、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加强基层法治社会建设。棠下镇始终保持辖区和谐稳定发展:保持群众信访秩序良好、解决劳资纠纷问题、处理出嫁女行政处理申请案件、做好人民调解和社会矫正工作等,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满意度不断提高。
加大对社会不稳定因素排查及化解力度。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着力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坚持每月及在重大活动、敏感时期排查热点、难点问题制度,做好特别防护期社区矫正维稳安保工作、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的矛盾排查。截至2019年11月,共受理登记信访案件2259宗,其中市政府服务热线 2134宗,来访、来信登记 85宗(含疏导劝返),蓬江区信访局交办案件 40宗,信访案件办结率99%。
重点关注社会劳动保障领域。截至2019年11月,依法受理劳资纠纷书面登记投诉案件共391宗,涉及564人,涉案金额约1137万元,其中已处理339宗464人,为劳动者追回约686万元;受理现场突发、电话反映等案件35宗,涉及2271人,涉案金额约9494万元,其中已处理32宗1771人,为劳动者追回约1151万元。以上426宗案件中,有11宗作立案处理并依法录入“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其余案件通过调解处理。
集中处理出嫁女权益问题。2019年至今,共收到来访285人要求享受村集体分红(其中163人来自新昌社区,其他村122人)。其中已受理出嫁女行政处理申请案件74宗,不予受理案件12宗,正在审理出嫁女行政处理申请案件3宗,已依法出具行政处理决定书64份,责令改正通知书9份,法庭判决8宗,强制执行1宗
建设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加强覆盖全镇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致力于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和便捷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19年11月份,我镇办理非诉讼代理案件35宗,解答法律询问163人次,为有关单位和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约308多万元。司法所、基层调解会共调处民间纠纷174起,其中司法所共调处纠纷47起、调解率100%,成功率100%。矛盾纠纷排查148次,提供法律建议38条,协办公证56件,社矫入矫24人,解矫27人,现在册34人。接收刑释解教人员30人,在册帮教115人,较好地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全镇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五、强化基层法治建设,进一步落实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
提高认识,明确领导责任。为确保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取得实效,镇领导对“民主法治村(社区)”的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将该项工作提上镇委、镇政府的议事日程,并指定分管领导专项负责,成立了镇主要领导为组长,镇委副书记、委员为副组长,司法所、党政办、社会事务办和综治办等各村(社区)书记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党政办,负责全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的日常工作。同时,各村(社区)也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两委”人员及村(社区)法律顾问为成员的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领导小组,按照上级创建标准,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逐步提高基层的法治化管理水平,让干部群众自觉学法、懂法、守法,实现“民主法治,共创和谐”。
建章立制,明确工作方向。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了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重要意义、实施标准和实施步骤等内容,并以镇委、镇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村委会。同时,要求各村委会按照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各村委会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全面审查村规民约、村务管理制度。通过审查,帮助村“两委”干部对不合法的“土政策”、“土办法”进行修订,对村(社区)在开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法律意见。
六、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坚持举办全镇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学习业务知识、政治理论的培训会议,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做到思想上旗帜鲜明、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坚决坚定,与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履职、求真务实,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加大普法工作宣传力度。继续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宣传力度,完善依法行政信息报送机制。强化普法责任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原则,落实各部门单位及各行业、社会组织的普法责任。同时,通过结合法律“六进”开展宪法宣传、借势新媒体创新普法、开展形式新颖的法治宣传活动,深入村(社区)、中小学校、工业园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举办法制宣传活动共20多场次,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法律意识。
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和镇、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平台作用。认真贯彻实施《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建成棠下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26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其中石头村、新昌社区、良溪村、五洞村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作为蓬江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示范点,充分结合电话热线平台12348、网上平台“广东法网”和实体平台(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真正实现“线上30秒、线下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结合村(社区)法律顾问资源,在全镇各村(社区)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法治体检”活动,查找出村(社区)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法律建议。今年以来,全镇共接待来电、来访咨询群众达100余人次,有力维护了辖区内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七、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今年以来,棠下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法治创建工作规范化建设的人员配备、基础建设等方面仍有待提高。二是依法行政、法治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仍需加大。三是干部兼职工作量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治政府示范区建设的进程。
为此,棠下镇将继续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重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做好依法行政、法治创建工作的宣传教育,形成良好舆论氛围。二是继续做好信访工作、调解纠纷和刑释解教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三是提高法律服务质量,促进棠下镇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四是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示范点建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