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下镇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字体:[大] [中] [小]
2020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编制2020年财政预算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指导意见,按照镇委、镇政府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继续深化财政改革,积极培育财源,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全力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2020年财政预算的基本原则
一是依法理财,确保财政收支平衡。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科学预计财政收入,不断优化财政支出。二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缩一般性支出,保障重点的民生支出。三是预算编制根据区的统一要求,按“大专项+任务清单”进行预算编制的改革,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加强支出事项的绩效管理。
三、2020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拟安排情况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剔除去年一次性非税收入后目标增长8%,按年初区下达我镇的预算安排数是25328万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20年全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327.95万元,比上年减支3673万元,减少12.67%,具体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456.12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450.7万元;
3、教育支出13321万元;
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1万元;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8.83万元;
6、医疗卫生支出33万元;
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7.8万元;
8、农林水支出269.5万元。
四、2020年财政的工作重点与措施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至关重要,我镇财政工作紧紧围绕着区委、区政府、镇委、镇政府工作部署,今年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做好财税征管工作,努力完成区下达的收入任务
一是由于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对经济活动造成冲击,国家为进一步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出台了一系列的减免企业税费政策,我们积极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好,加大保障对企业的复工复产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积极培育后续税源,依托产业园区内的规划发展,抓好项目建设,做好企业的跟踪服务,充分激发企业的潜力和活力,确保镇域经济和税收稳步增长。
三是跟踪政府收储、土地招拍挂等重点税源征收工作,加快土地出让步伐,争取形成更多土地出让收入,同时推动土地相关税费及时入库。
(二)在做好疫情防控的保障工作前提下,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不停步”
一是疫情发生后,主动争取上级支持90万元作为首期疫情防控应急资金,专项用于购置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确保不因资金保障不到位、不及时影响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二是建立快捷支付通道。加强与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协商配合,建立财银联动机制,开通24小时在线支付系统,在确保防控资金调拨顺畅的同时不断提高资金支付效率。
三是落实好中央到地方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尽可能地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是强化资金使用绩效管理,依法依规及时公开防控资金使用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防控资金用于与疫情直接相关的方面,真正发挥财政资金对疫情防控的使用效益。
(三)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根据区级财政部门相关要求,我镇2020年将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国库单一体系管理,规范财政资金支付行为,促进财政资金运行安全、高效、透明。
一是规范设置或撤销各类财政账户,设置乡镇零余额账户和代管资金财政专户,除保留必要的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外,其余账户一律撤销。
二是加快资金支付进度。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指标后,及时跟踪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和规定程序及时拨付资金,督促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支付,减少资金滞留。对当年确定不能执行的项目,按规定程序及时调整预算,尽快形成实际支出,防止新的资金结余结转。
(四)科学管理,重点加强预算执行力度
一是加强财政基础管理。以财政资金“集中、统一、高效、规范”使用为目标,统筹各方面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重点保障经济发展、民生支出、社会稳定、机关运转等需求。不断完善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票据管理。
二是加强动态监督管理。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建立预算执行动态台账,继续深化政府及各部门的财务管理,严格执行机关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增强财政支出的规范性和时效性;严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按照公用经费支出“零增长”的要求,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
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建立全镇项目管理项目库,统一扎口,统一核算,统一监管,提高项目实施效果,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地运行。
(五)大力推广公务卡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全面实行公务卡制度的目标任务,结合我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2020年将根据实际情况继续为有用卡需要的公职人员办理公务卡,在公务支出中逐步以公务卡支付替代现金支付。制定相关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制度,对目录规定的项目严格使用公务卡或转账结算,切实减少现金提取和使用。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