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各镇街 > 棠下镇

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五洞村牛肉美食产业升级,成“六稳”“六保”重要抓手

字体:[大] [中] [小]

  五洞牛打响乡村振兴“美味牌”(主)

  每到饭点,江门的网红村——蓬江区棠下镇五洞村又热闹起来了。各个牛肉餐馆的停车场内停满了来自佛山、中山等地的小汽车;餐馆内,食客涮着牛肉火锅说着趣事;厨房里,厨师加快速度把新鲜的牛肉切片摆好。

  五洞村曾是一条经济发展较慢的村,面临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青年人口流失、产业单一等问题。2019年,为助力包括五洞村在内的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棠下镇以“文化+美食+旅游”的形式举行首届牛肉节,打响棠下牛肉美食招牌。如今,在牛美食的带动下,五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气旺了,产业丰富了,村集体收入大大提升。

  “第一届牛肉节举办以来,游客越来越多,五洞村越来越多村民开起牛肉餐馆,日子越过越红火。”五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冯凯辉说。在蓬江区、棠下镇的扶持帮助下,五洞村的乡村短板不断补齐,牛美食产业基础越来越扎实,也成为了五洞村应对疫情,助力棠下镇做好“六稳”,落实“六保”的重要抓手。

  一场牛肉盛宴引发品牌升级

  五洞村以前就有养殖牛的传统,村民对牛的养殖比较熟悉,对牛肉的处理也比较熟悉。江门大道开通前,五洞村内就有几户村民自发开设牛肉餐馆,但未能形成规模。

1.jpg

  2016年,江门大道北主线建成通车,方便市民出行,也大大缩短了江门城区、中山、佛山的游客与棠下乡村的距离。此后,越来越多村民看到交通带来的利好,陆续在村内开办牛肉餐馆。如今,村内已有大大小小20多家牛肉餐馆,美食招牌越来越响。

  一种美食带活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活一片乡村。借助美食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棠下就通过“美食+”大力发展相关产业,开发乡村旅游美食精品线路,建立特色产品产销的产业链,让“美食+”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推动富民兴村、产业兴旺。去年,为了更好发挥乡村美食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棠下举办了首届棠下牛肉节,全方位向社会大众宣传棠下的产业、人文、食牛等文化,打造棠下特色小城镇名片。

  “感觉五洞的牛肉实惠又新鲜,所以疫情防控形势转向稳定后,就趁着周末到五洞村尝尝鲜。”来自顺德的食客陈先生去年通过牛肉节品尝了棠下的牛肉美食后,便常常驱车带着家人、朋友到五洞村吃牛肉火锅。“五洞牛肉美食的招牌很响,我的很多朋友也会到这里来吃牛肉。”

  第一届牛肉节不仅为市民带来一场牛肉盛宴,更引发棠下牛肉的品牌升级。“吃牛肉就到棠下五洞村。牛肉美食也逐渐成为我们村乡村游的一张名片。”冯凯辉说。“下一步,我们还计划用美丽乡村的特色美食和美景吸引各地游客,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2.png

  一份牛肉火锅带动创业就业

  今年,不少餐饮店因疫情一度陷入困境。但在五洞村,这些牛肉餐馆不仅没有裁员,还在停业期间对餐馆进行升级,改善餐馆卫生环境。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五洞村内还有不少村民开始创业,创办牛肉餐馆,带动当地村民就业。

  村民谭三妹就是其中一位创业者。“疫情前,我和丈夫就有创业的想法,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家乡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谭三妹原本在一家企业有着相对稳定的工作,她的丈夫经营着一家工厂。去年,第一届牛肉节带火了五洞牛肉,到五洞村品美食的游客越来越多。谭三妹便从中嗅到了商机,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她放弃了常人眼里优越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一方面,是想要闯一番事业;另一方面,我是在家乡长大的,也想给家乡发展出一份力,给家乡的村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五洞牛肉这个特色地方饮食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外地的人知道江门有个吃牛肉的好地方。”谭三妹说。

  为了避免同质化,谭三妹还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产品不仅要有新鲜的牛肉,她还到外地学习调制属于自己餐馆的特色饮料;环境方面要落实每一个细节,比如设置室内停车场,开设无障碍通道,明厨亮灶,严格保持卫生等;人才方面,在招聘本土员工的同时也引进外地的人才,为人才提供环境整洁舒适的宿舍留住人才……

  “我们正在做开业前的准备,预计国庆前正式开业。”谭三妹一边贴着招工启事一边高兴地说。“现在最迫切的是引进更多的人才到我们这里来。”

  新创办的牛肉餐馆也为五洞村带来了稳定的就业。在五洞村村口一家牛肉农庄内,负责人黄剑明正在和其他负责人一起准备着开业前的工作。为了吸引客人,店里将设计不同的打卡点,供游客拍照。“我们将在国庆前正式开业。目前约有30名员工,80%是本地和周边村民。”黄剑明说。

  “牛肉产业已经带动五洞村及周边过千人就业。首届牛肉节举办后,五洞村村民对参与村里发展牛肉美食产业的热情更高。近期,还有4家牛肉餐馆准备开业,预计还将创造不少就业机会。”冯凯辉说。

3.jpg

  文旅融合开启特色振兴之路

  乡村美食能够触动消费者的味蕾,而乡村旅游又能勾起消费者出行的欲望。将乡村美食与乡村旅游有效结合,打组合拳,将有力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蓬江区、棠下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五洞村的扶持力度,支持当地通过发展特色美食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如今,村内道路交通、旅游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游客的旅游体验得到了提升,牛肉餐馆的生意也越来越旺。

  五洞村的发展是棠下镇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棠下一向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工业小镇和经济强镇,也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美丽自然风光的人文重镇和文旅新镇。在人文历史资源方面,棠下有被誉为“后珠玑巷”的古村落——良溪村;有陈垣等历史名人资源;有三堡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文化资源;也有罗氏柑普茶、周家拳、白眉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棠下镇强化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加快文旅融合的步伐,越来越多像五洞村一样的乡村也享受到发展的红利。“在蓬江区和棠下镇的支持下,我们越来越有信心通过牛肉美食做好乡村产业振兴。五洞村还有很多文化资源等待被挖掘。除了牛肉美食,我们还有抢花炮等民俗文化,还有成片的稻田美景。”冯凯辉介绍,在打好牛肉美食的产业基础后,五洞村还将深入挖掘村内的文化、自然资源,为游客提供更多文旅融合的优质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留住更多的游客在村内游玩、消费,做好乡村旅游的大文章。


相关附件:

棠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