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棠下镇石滘村:量化党员“微积分”激发党建“新活力”
字体:[大] [中] [小]
“你最近参加了很多志愿服务活动,积分应该不低了吧?”“你这个季度多少积分?”一个关于积分的话题在蓬江区棠下镇石滘村各位党员之间讨论得“火热”。
2022年7月以来,石滘村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举措、优化措施、全面推进,率先在棠下镇制定《石滘村党员积分管理实施方案》,探索推行党员积分制,把党员管理抓在日常、严在经常,量化积分,动态管理,促使党员肩上有责、争先有标、行动有尺、考核有据,让党员的先进性“看得见”,让基础的组织力“摸得到”。
在党员大会上公布党员积分制方案
量化考核
立起规矩的“篱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切实推动党员积分制落实落地,让积分制度更具生命力,石滘村突出实用实效,在积分制度落实上下功夫,进一步激发村内党员干事创业活力。
积分指标多元化。构建“党员积分=基础积分+奖励加分”的综合考核体系,基础积分重点考核党员参加主题党日、党课、志愿服务、党员联系群众、党费交纳、组织生活会等工作开展情况,以基础分“铸魂”,加分项“赋能”;同时,根据不同年龄党员特点,把积分项目、分值标准定量,将全村党员分为年轻党员、老党员2类,让党员“对号入座、各尽其才”。
积分登记规范化。按照“一员一档、一事一记、专人负责”管理原则,以每位党员为单位建立积分档案,保证每一分都有据可查。同时,坚持月打分记录、季汇总公示、年评议表彰,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从形式上、实质上丰富积分管理体系,形成工作闭环,实现参与全覆盖、考核全方位、过程全公开。
积分兑换个性化。石滘村在充分征集党员群众意见、召开党员大会审议通过后,确定党员积分制年底表彰的奖品标准。获奖党员可凭积分兑换不同的生活所需用品,真正使积分兑换落到实处,满足群众需求。
为党员积分制获奖党员表彰
激发活力
亮出先锋的“标尺”
石滘村开展党员积分制以来,成功唤醒了党员群众参加村务管理的热情,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变“单向输出”为“双向奔赴”。结合网格化管理,将党员带头一线攻坚克难、参与志愿服务、防风抗洪、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纳入到“加分项”中,服务摇身变为积分,将服务的受益人群延伸至服务者本身,点燃了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自2022年7月实行积分制以来,石滘村党支部已开展不少于15场志愿服务活动,超过100人次党员参加志愿服务,对比2021年度党员参加志愿服务率提升40%。
变“清单指导”为“激励引导”。通过党员积分制引导党员对标找差、比学赶超、争当先锋,党员从过去的凡事“要我做”转变成现在的遇事“我要做”,实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先锋模范”。有了党员积分制的加持和激励,每月设岗定责的党员主动联系群众,50%以上定责党员定期上交党员联系户表格,及时传达群众的诉求,让党支部第一时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拉进党支部和群众的距离。
变“党员干群众看”为“党员群众一起干”。通过开展党员积分制,不仅党员积极参与到了村务管理中,更是唤醒了广大村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今年4月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时,周边村民对党员志愿者赞赏有嘉,“你们真是辛苦了,你们穿的红马甲就像一面旗帜,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志愿者。”有的村民看到有党员带着孩子参与志愿服务,表示下次要带孩子来参与体验、接受教育。
党员义工参加爱国卫生活动
强化运用
连起“奖惩”的挂钩
党员教育管理是细水长流的工作,必须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持续推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2022年4月,石滘村党支部被确定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基层党建工作弱化,党内组织生活开展不完善。过去,村内党员对于参加组织生活热情不高,更有党员经常请假。为此石滘村党支部针对不同类型党员特点,发挥网络平台便捷、互动优势,通过党员微信群定期推送微党课、党务知识等教育讯息,同时利用党员积分制管理,通过动态积分展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学习理论知识热情高涨,更有不少党员群众自发开始了“学习强国”积分比一比活动,实现教育管理常态化、长效化。
党员群众一起制作汤圆并送给村内老人
石滘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村党支部还计划进一步完善党员积分制,研究加入“减分项目”,进一步破解“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难题。对年度积分排名靠后的党员准确分析定性,开展谈心谈话、结对帮扶、培训教育,帮助其改进提高,让党员与新时代党的建设“同频共振”。
编辑 | 蓬江发布
来源 | 棠下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