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蓬江区检察院

蓬江区人民检察院:设立多类型观护基地,构建专业、全面帮教机制

字体:[大] [中] [小]


一、工作成效

1、建立综合性观护基地,引入社会力量,使帮教工作更加专业、有效。蓬江区院开创“检社合作”模式,于20175月与江门市蓬江区德信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订《“法守青春”——蓬江区未成年检察工作社会服务项目合作协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合适成年人到场聆讯、心理疏导和测评、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等多个环节引入专业社会服务,充分利用社工机构的人员资源和专业优势,做好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工作。这也是我院首个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截至目前,社工中心派员参与合适成年人到场聆讯116次;派出专业心理咨询师对52名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了心理疏导和测评;接受我院移交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个案21人,由检察官与社工联合为每位涉罪未成年人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开出帮教内容清单,综合运用面谈、家访、心理行为矫治、法治教育、亲职教育、参与公益活动等形式进行全面、持续、专业的跟踪帮教,考察帮教效果良好。



社工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测评_meitu_2.jpg

【心理咨询师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测评】

【社工参加附条件不起诉宣告仪式】

  1. 建立学校型观护基地,建立检校联合长效机制。201876日,蓬江区院与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举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观护帮教基地签约揭幕仪式,该校领导分别向区剑青副检察长、未检办负责人颁发了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聘书。这是蓬江区院设立的首个学校型观护帮教基地,将有力推进检校联合,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学校型观护基地揭幕】

【颁发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聘书】

  1. 建立社区型观护基地,发挥基层优势。20187月,蓬江区院与五福社区联合建立蓬江区首个法治教育基地及观护帮教基地,依托社区贴近群众的地理优势,一方面推进贴近群众的法治教育常态化、专业化,另一方面促进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的社会化、全面化。截至目前,我院已建立社区型观护教育基地共73个,涵盖的社区包括白沙街道、荷塘镇、潮连街道办事处。

【社区型观护基地签约仪式】

【蓬江区院向社区型观护基地赠送书籍】

二、典型案例

1、基本案情:

小明(化名,17岁)伙同他人盗窃摩托车一辆,后被民警人赃并获。我院综合考虑该案情况,对小明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委托江门市德信行社会工作中心协助观护帮教。

2、观护帮教工作开展情况:

1)了解情况,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经调查走访,小明家境贫寒,父亲是文盲,靠务农为生,母亲一级精神残疾,无劳动能力,小明本人衣着邋遢,性格内向。根据小明的个人及家庭情况,检察官联合江门市蓬江区德信行社工中心为小明制定个性化的帮教方案,决定从加强家人沟通,树立人生目标,改善经济状况等方面对小明开展帮教。

2)家访面谈,开展法治宣传。6个月的考验期中,检察官与社工共到小明家进行家访5次,每次家访除了了解小明的生活近况,同时也对小明及其家人开展法治宣传。因了解到小明家庭困难,在2018年元旦前夕,检察官和社工共同向小明赠送了生活必需品,鼓励其努力工作,自力更生。

3)沟通联系,协助申请低保。因小明家庭经济困难,社工经咨询民政部门,认为小明一家可能符合申请低保的条件,因此社工告知小明需要准备的资料,并与村委会沟通联系,协助小明提交低保申请。

4)全面帮教,效果显著。6个月的考验期里,社工与检察官对小明从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进行全面帮教。考验期结束后,小明从原来的衣着肮脏、生活颓废、拘谨害羞,逐步转化为衣着整洁、生活积极、工作努力,帮教效果明显,我院综合评定小明再犯可能性小,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目前,小明生活工作稳定,各方面呈现良性发展。


小明家访2(需打码)_meitu_1.jpg



相关附件:

蓬江区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