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蓬江区委 > 蓬江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关于打造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文旅特色小镇的建议
字体:[大] [中] [小]
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位于珠三角西部,毗邻港澳,西接鹤山市,南倚风景名胜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川、湿地、田园、水库,青山碧水,且拥有300多年历史的著名风景区叱石岩,极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交通便利,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地处经济体量强劲及人口众多的粤港澳大湾区内,为特色小镇提供良好的区位条件。近期国家及省、市配套文件均提出将在产业、财政、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对特色小镇建设给予积极支持,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及机遇条件。面对如此优越的条件,杜阮镇应如何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存在问题:
一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较低。杜阮既有山峰、森林、水库等优越的自然景观,又有叱石宗教文化旅游、戴爱莲舞蹈、杜阮凉瓜美食节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物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当前还未真正打响品牌,人文、自然资源开发深度不足。在旅游六要素“游、食、住、行、购、娱”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如游乐设施不足,饮食、住宿档次不高,道路规划建设不完善,相关产业及商品稀缺,难以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
二是乡村旅游处于“小弱散”状态。当地旅游业还停留在个别发展的状态,未有完善的统一规划。经营者对于乡村旅游认识不够,对乡村旅游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如乡村环境、地方特色、服务水平与质量不够重视,许多乡村旅游接待点的基础设施未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当地对乡村旅游的扶持政策相对缺乏,对“农家乐”等产业少有扶持。
三是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在“吃”的方面,没有上档次的特色菜系和饮食品牌,尽管“大排档”餐馆多,但没有形成知名连锁品牌或相对集中的“美食街”。在“住”的方面,辖区范围内没有星级酒店和特色民宿等,接待游客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在“娱”的方面,缺乏形式多样的娱乐项目,也没有文化气息浓厚的风情街等,留不住外地游客。在“购”的方面,未能把地方特色产品进行深度开发,使之转变成旅游商品,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旅游商品专卖店(街)或大型购物广场,极少带动旅游消费。
四是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弱。有品牌才有竞争力,而品牌的打造与外在的宣传推介和内在的服务质量息息相关。目前,杜阮镇每年安排了一定的资金用于品牌宣传推介,但宣传力度远未能适应当前旅游发展的新形势,旅游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不足。
为此建议:
一是认真规划,合理开发。搞好特色小镇发展规划,是开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打造核心主题旅游产品基础上,突显优势产业,科学谋划,围绕最具特色、最有优势的“杜阮凉瓜”品牌及戴爱莲舞蹈为主题,融合叱石、兰石公园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集生态、健康、舞蹈、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文旅特色片区,筑巢引凤,培植优质产业,聚集发展,构建绿色健康发展平台,深挖动能,积极拓展。通过“互联网+”、 +旅游”、“+文化”等形式,力促跨界产业相融合,提质增效。进一步丰富风景名胜和古迹的内涵,彰显文化底蕴特点,以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等核心资源为依托,合理规划建设,以文化旅游及其相关产业为导向,丰富业态和发展内涵,着力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养生、文化传承与保护等一体的产业链,建设综合型文旅特色小镇。
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开发、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强对叱石岩风景区,“叱石松涛”为岭南百景之一。有兰石公园、凤飞云公园、席帽山森林公园和其他河流、水库等自然环境的保护,确保青山绿水。加强对旅游公路两侧、景区(点)周边、重要水源地和生态公益林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实施严格保护。加强旅游项目的前置审批把关,在项目建设中加强指导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把长乔村建设成为全区的示范村。环保治理方面,将深入推进污染源普查、“小散乱污”企业整治和大气污染防控工作,完善河长制管理制度,攻坚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农业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及生活污染源的管控,持续改善杜阮河水质,努力把杜阮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城。
三是打造全域旅游景象,注重绿色生态发展及历史文化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旅特色小镇的建设,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发展,切实优化区域环境,强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及海洋污染防治,促进小镇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及提升,构建“蓝天+碧水+青山绿地”的立体人居生态体系,强化镇村规划建设管理,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加强对叱石岩风景区、兰石公园、席帽山森林公园和河流、湿地、水库等自然景观的综合整治和保护,构建多层次生态系统。严格控制旅游项目的前置审批关,优化特色小镇旅游项目,推动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相融互促,共享发展成果。加强对历史文化遗迹遗址及各类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等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与发扬,旅游项目融入特色历史文化底蕴,赋予灵魂,实现“产、城、人、文、景”融合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创建一批宜居名村示范村。
四是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制订杜阮镇乡村旅游的发展计划,合理布局乡村景点和旅游线路,确立镇乡村旅游的特色板块、发展目标和项目重点,着力打造一批多姿多彩的乡村旅游精品,选择一批条件好,有潜力的村落进行包装策划,率先发展,以点带面,全面突破,促进乡村旅游有序发展。同时,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向度假、体验、休闲的方式转变,打造乡村旅游的“农家乐”升级版,提高乡村旅游发展品位。
五是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档次适宜、规模适当的旅游酒店或特色民宿,让游客有所居;加大特色美食推广力度,精心策划杜阮凉瓜美食节,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开设多种游乐项目,使其成为集养生、观光、休闲、度假、美食于一体的生态“度假村”或“养生谷”等综合游览区,以多种方式留住游客;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分类策划休闲度假、会议商务、乡村旅游、健康养生等线路,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充分发挥区域旅游功能的优势。
六是加大品牌包装和推介。建议在中央、省、市级电视台、报纸、杂志、网站等主流媒体推介杜阮旅游资源;同时坚持“走出去”宣传促销,主动参加国家、省、市以及港澳地区举办的旅游促销盛会;充分挖掘杜阮文化、美食等特色优势,围绕重点品牌项目,策划各类旅游节庆活动,集聚人气,拉动市场;引导景区(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每年策划系列文化活动。
中共蓬江区委统战部
2019年9月19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