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学种子——“大手拉小手 科普报告希望行”暨弘扬时代新风科普宣讲活动再进蓬江校园
字体:[大] [中] [小]
3月27日,由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江门市教育局主办的2025年江门市“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暨弘扬时代新风科普宣讲活动走进了蓬江区各中小学校,这是白武明团长带领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第十二次走进江门蓬江,他们为华侨中学和紫茶小学等7所中小学生们带来精彩讲座,为青少年打开奇妙的科学之门。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活动的精彩瞬间吧。
华侨中学初一级100多名学生齐聚报告厅,谢鹏云教授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火——生活中燃烧学”,从多个维度深入讲解了火在生活中的应用与科学原理。谢教授首先介绍了火在冶金、锻造方面的应用,通过展示古人利用火冶炼金属的图片,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火的高温将矿石中的金属元素还原,从而提炼出铜或铁等金属。接着,谢教授又将目光投向现代交通领域,讲解火在火车、高铁、飞机运行中的作用。谢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蒸汽机车时代煤炭燃烧产生动力的原理,以及高铁、飞机获取能源与动力转换的方式,让同学们对现代交通工具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谢教授还讲到了火在航天器推进以及外太空探索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清洁能源领域中燃烧清洁燃料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丰富的知识内容,犹如一幅幅精彩的科学画卷,在同学们面前徐徐展开,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不少同学还认真做着笔记。
荷塘中学阶梯室,初二级100多学生端坐一堂,周静教授从光的基本原理切入,运用大量生动实验与多媒体展示,将晦涩的光学知识转化为直观有趣的现象。在讲解光的折射时,她以水杯中筷子“弯折”的实验,让同学们亲眼目睹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变化;讲解光的反射,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镜子成像,引导同学们思考背后的科学原理;而光的衍射实验,则让同学们惊叹于光的奇妙特性。讲到海市蜃楼、光学隐身等奇妙现象时,周教授详细剖析其光学原理,同学们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科学的奇幻世界,探索热情被彻底点燃。在互动环节,周静教授耐心解答同学们的提问,还鼓励大家要善于提出问题,培养科学思维。
“宇宙生命起源问题”科普讲座在广德实验学校体育馆开课,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一、初二的学生共400多人现场聆听,马润林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生动的讲述方式,带领师生们开启了一场关于生命、宇宙与科学探索的深刻对话。在讲座的高潮部分,马润林教授提出了五个科学设想,用以证明地球生命的种子可能来自宇宙深处。这些设想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展示了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的深入探索与大胆假设,这些设想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宇宙奥秘的大门。马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既展现了科学的严谨性,又充满了想象力,激发了同学们对宇宙与生命的无限遐想。
紫茶群福学校四、五年级学生400多人齐聚报告厅,周又红教授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元的科普内容,其课题“发明创造就在我们身边”以青少年发明创造12法为核心,通过窍门辨析、技术制作对比以及优秀作品案例分析,激发了同学们对创新发明的浓厚兴趣,引领他们踏上探索创新的道路。“生活环境与健康”“衣食住行话节能”“新环保36计” 等主题,则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师生们关注身边环境问题,培养健康生活与节能环保意识。
蓬江区紫茶群福学校
紫茶天福小学报告厅里,一、二、三年级学生300人有序安坐,何林教授以钱学森归国历程为引,通过生动详尽的事例和珍贵的影像资料,从“意志和信念” “成就和贡献” “学风和境界” 三个方面讲述了钱学森这位科学巨匠的传奇人生。从钱学森突破重重障碍、毅然归国参与祖国建设的坚定信念,到回国后突破技术封锁、领导“两弹一星”研制的超凡智慧;从用算盘和草稿纸验证导弹数据的攻坚岁月,何林教授通过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将钱学森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科技事业的毕生追求、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娓娓道来。除了现场参与的师生外,紫茶小学教育集团还组织了其他四个校区师生在教室通过直播同步观看讲座。观看直播的同学聚精会神紧盯屏幕,钱学森爷爷的精神力量通过云端浸润了更多童真的心灵。
范罗冈华盛小学三、四年级学生350人挤满了报告厅,座无虚席,汲培文教授通过一个个生活中常见却又蕴含科学奥秘的小现象,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从为什么星星可以悬挂在天上,到火箭升空的原理,这些看似平常的问题,在科学家深入浅出的讲解下,变得妙趣横生。同学们纷纷睁大眼睛,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揭晓,大家不禁感叹,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同学们的热情提问,汲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点点滴滴。他鼓励同学们要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不怕失败。他还说道:“科学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同学们听后,深受鼓舞,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蓬江区范罗冈华盛小学
里仁小学四年级学生200人早早来到了报告厅,白武明教授化身"地球解谜人",用层层递进的提问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地核分为液体层和固体层?”“科学家们是如何知道地球的半径有多大?”当立体模型揭开地球内部结构时,地核、地幔、地壳的分层奥秘引发同学们的阵阵惊叹。
蓬江区里仁小学
此次活动为蓬江区的中小学生提供了与科学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让孩子们了解到各学科领域的科学知识,在同学们的心中洒下了一颗颗科学种子,激发他们从小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推动树立科学思维,启迪科学智慧,自觉肩负起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使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后备力量。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