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人梯“孵化”名师
范罗冈小学副校长、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黄佩华
甘为人梯“孵化”名师
黄佩华:范罗冈小学副校长、语文小学高级教师(副高级)。广东省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优秀学员)、江门市首批“名医名师名家”、江门市名教师、江门市优秀班主任。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多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
“我猜鸟太太会借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来做晾衣绳……”“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还可以帮助固定被台风吹歪的大树……”范罗冈小学校本部三(1)班,副校长黄佩华正在上阅读课。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童言稚语此起彼伏。这是一节以对童话故事为读本进行预测的阅读课。下课铃响了,孩子们还依依不舍,围在黄佩华的身边,分享着自己的畅想。
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庄严肃穆,与学生亦师亦友、亦慈亦严,是黄佩华的教学风格。她提出的“‘三·全’语文”主张,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作为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对待学员她亦是如此,甘为人梯“孵化”名师,为学员搭建学习和发展的平台,与学员共学共长。
A
提出“‘三·全’语文”主张,践行因材施教理念
“在我的教学理念里,因材施教的‘材’不仅指教学对象,还涵盖了教学同伴和教学资源,即教师,和能力范围内所能掌控的一切教学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等。”从教28年,因材施教理念一直根植于黄佩华的心中,并历久弥新,呈现了新的内涵。
除了上阅读课外,黄佩华还担任毕业班语文教学,并任教过小学各年级的语文课。不论在哪个年级,黄佩华都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三(1)班学生林月滢说:“我非常喜欢预测故事,黄老师上阅读课总是带给我们许多乐趣。”六(6)班学生陈钟毓说:“黄老师上课非常有趣,学生字时会让我们当小老师,上台给同学们讲故事。一开始我们都很害羞,现在大家都十分踊跃!”
黄佩华坦言:“对于小学生来说,我认为教师传的道、授的业、解的惑不应只是有用的,还应该是有趣的。教师应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
基于因材施教的出发点,黄佩华注重课程资源的开拓利用,主动创新求变教育教学模式,把每一节课都当成是“教育教学的实验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黄佩华逐渐提炼出“文本赏识法”“扫视朗读法”“放声朗读法”等阅读教学手段。在作文教学方面,黄佩华形成了“体验式”作文教学与构建“线索性”写作提纲相结合之路,丰富写作课程资源。
后来,她还提出了“‘三·全’语文”的教学主张,并落实在自己的教学中。“三”是目标,“全”是手段。“三”,即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时时处处着眼学生的未来,从长远发展出发,着力培养学生三种能力(三个“会”):会自主学习、会互助分享、会做事做人。“全”,是指以“全语文”理论为最优途径,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通过“全语文”教学,把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她的语文教学中每一个环节中。
范罗冈小学青年教师张圣楠表示,黄佩华是她的榜样。张圣楠说:“黄副校长经常跟我们讲,‘课堂是教育的第一战线’,她常常给我们上示范课,其行云流水的课堂是我们青年教师追求的目标。她还时常教导我们要多阅读、多赏识教育学生,她教会了我‘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是我学习的榜样。”
B
以教育集团为依托,打造名师“孵化”地
2018年11月27日,广东省黄佩华名师工作室在范罗冈小学滨江校区揭牌并举行第一期跟岗研修活动。12月8日,范罗冈小学教育集团成立,成为江门市蓬江区六大教育集团之一。同月,广东省黄佩华名师工作室揭牌,工作室并以范罗冈小学教育集团为依托,整合多渠道资源,发挥名师引领、辐射作用,积极打造成为名师“孵化”地。
成立不久,黄佩华名师工作室便与范罗冈小学教育集团联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吕洽源、杨秋玲、谢美凤、梁小柳等多位工作室学员及教育集团教师,为恩平市那吉镇、沙湖镇的孩子们送去生动有趣的现场课堂教学课堂,并与当地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教研,传授教学经验。
黄佩华说:“工作室从学科、学校、学员的实际出发,开展工作室骨干教师跟岗培养工作,促进跟岗教师专业成长,实现‘让骨干教师成名’和‘让名教师更出名’的‘双名’目标,助推本地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有思维导图引进课堂的研究,有翻转课堂的研磨,有群文阅读的切磋,有文本细读的探讨,有合作学习的深钻……跟岗研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员们获益良多。”范罗冈小学教导处主任、工作室助理杨秋玲老师表示,她不仅是工作室学员,在刚结束的2019年第三期跟岗研修中,主持人还提供了机会培养他们成为乡村教师们跟岗研修的实践导师。指导着一批学员,对她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为进一步扩大工作室的辐射力度,今年5月,范罗冈小学教育集团成员学校北苑小学,建立成为黄佩华名师工作室研修基地。“名师工作室到集团成员学校开设研修基地是开先河的,工作室在研修基地开展各种研究活动,学员到成员学校上公开课、培训教师等,能进一步提升成员学校的师资水平,带动成员学校的教学质量进步。”范罗冈小学校长赵带显说。
在资源辐射建设工作上,黄佩华名师工作室还注重整合网络资源,通过工作室订阅号、工作室网站等渠道,与学员共享学习资源。黄佩华说:“我们与27名乡村教师结成互助对子,并面向全国招募百名网络学员,为更多教师提供思想食粮。”此外,黄佩华名师工作室还与珠海、肇庆、云浮、广州等多地工作室主持人结成联合培养体,合力构建“个体与团体”资源共享式的培训团队。
名师带出高徒。如今,黄佩华名师工作室中,有省、市级骨干教师学员11人。一年来,工作室开设各种交流送课、跟岗活动20多场,累计受培人数1500多人。一年来,工作室发表论文6篇,论文、学科教学比赛获省、市、区级奖项15人次。学员李清清成长为台山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学员吕洽源成长为新会区平山小学教育集团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