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平安通”推进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蓬江区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通过“平安通”构建智慧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全天候(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紧急支援、主动关爱、情绪疏导、灾害预警、政策咨询、日常巡访、资源链接转介等家居照护和关怀服务,保障服务对象的居家生命安全和独立生活水平,打造了具有蓬江特色的养老服务应用场景。
一、一键连接生活所需,智慧养老提升生活品质
“您好,麻烦帮我预约五邑中医院的神经内科复诊开药”。家住环市街道的黄婆婆曾中风,因此平时需要定期到五邑中医院的神经内科复诊开药,每次去医院复诊挂号到拿完药花费半天也是常有的事。现在通过平安通平台预约两天后到医院复诊,平安通的话务员随即马上协助婆婆联系中医院完成预约挂号流程,并告知注意事项。在婆婆复诊的当天早上,平安通平台再次致电提醒婆婆复诊时间及带齐相关的资料。当天中午12点,婆婆回到家中主动致电平台告知“好顺利啊!去到医院前台报道,有护士指引告诉我排号,安排很妥当。没等多久就可以顺利复诊了。这个预约挂号很方便,整个过程2小时内就完成了!”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指导下,蓬江区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平安通”项目围绕“补短板、兜底线、惠民生、增福祉”工作要求,以建设江门市智慧养老服务品牌为目的,有效整合政府和社会养老助残服务资源,构建多元参与的养老服务社区治理模式,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目前,“平安通”服务已实现全区6个镇(街)132个村(社区)服务全覆盖,累计为全区近8300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以及高龄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居家安全保障和居家生活照料等服务逾50万人次。同时,线下联动双百社工、网格员、社工机构、便民服务机构等资源,提供包括情感慰藉、物资对接、政策咨询、代办服务、助餐送餐、一键预约等温情服务,及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有效缓解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智慧化管理,优化养老服务流程提升效率
智能化管理是养老服务未来发展的趋势。根据《江门市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大助餐”工程实施方案》,蓬江区为“大助餐”工程摸索引入一套从助餐申请、点餐、配送、结算、退出等功能设置科学、智能、方便、快捷的智慧结算系统。2023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上门服务系统投入使用,养老资源整合利用初见成效。
今年以来,蓬江区民政局启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由社工、护士、家政员、医护人员等构成的多专业团队,为蓬江户籍的经济困难家庭中经评估为失能或者部分失能的老年人,上门提供清洁、起居、卧床、饮食等生活照护以及基础照护、健康管理、康复辅助、心理支持、委托代办等服务。
家政员郭靖通过微信小程序,读取服务老人的基本信息、服务要求和服务工作进展。到达老人家中后,郭靖在小程序上“签到”,然后开始协助老人进行家居环境清洁。工作完成顺利,郭靖在小程序上进行勾选登记,并邀请老人进行服务评价。
运用居家养老服务端和上门服务系统平台对居家养老服务全过程监督与管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实时、真实记录服务人员上门服务情况,服务结束由服务对象现场进行满意度评价,并上传至平台,实现统计分析“数据化”、服务质量“可视化”、管理服务“便捷化”、监督指导“在线化”。项目主管也可以通过数据系统随时巡检核查家政员的工作情况。“少了很多纸质台账,我们也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服务老人上”,郭靖介绍说。
三、加强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提升数字素养
蓬江区平安通智慧服务中心与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联合建设,通过智慧数据、居家适老化改造及智能家庭养老床位三个展示区向社会大众展示智能适老化产品和智慧养老的理念。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实施“智慧助老”智慧助老行动,加强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蓬江区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持续开展微信学习班、电脑学习班、手机学习班等“乐龄学院”课程,招募大学义工采取“一对一”“手把手”“点对点”教学模式,让长者学到实处,用到实处,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更好地拥抱数字化服务。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牵头积极构建和完善蓬江区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居家上门系统、高龄巡访系统、长者食堂系统、居家养老服务站及机构养老服务等数据实时更新,通过智慧化养老,为群众居家养老提供更好服务保障。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