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平台 政务邮箱 简体版 繁体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组成部门 > 蓬江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团结一心共奔致富路——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九师团结农场

       5月的塔额盆地,草儿争相吐绿,花儿成片绽放。

       在这里生活着的九师团结农场各族群众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开拓进取,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新篇章。

新模式

用民俗文化促和谐共处

       5月7日傍晚,团结农场五连文化活动室传出阵阵欢笑声,该场宣传队在举行演出。悠扬的琴声伴着歌声,不时引来阵阵掌声。

       团结农场组织擅长阿肯弹唱的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组成宣传队,采用阿肯弹唱等文艺演出方式,将党的惠民政策传递给各族群众,受到各族群众欢迎。

       看完演出,五连哈萨克族青年帕提古丽高兴地说:“演的、唱的都是我们的身边事,我们爱看,只要我们各族群众和睦相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近年,团结农场积极探索民族团结新模式,推动民族团结工作蓬勃发展,在着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同时,把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提上重要日程,将哈萨克族阿肯弹唱纳入团场文化发展规划,加大了对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

       同时,该场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沁园广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良好条件,为各族群众和谐共处搭建了平台。

专项帮扶

助力各族群众共同致富

      “多余的叶子打掉后,光照好,西红柿坐果多,成长也快。”5月4日,在团结农场五连哈萨克族青年塔里木承包的蔬菜大棚里,该连农业技术人员鲁绪彬说。鲁绪彬是五连少数民族大棚蔬菜种植协会会长,这段时间,他天天在大棚里教少数民族群众蔬菜管理技术。

       近年,团结农场充分利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政策和援疆资金,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果蔬大棚300多座,引导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从传统的牧业生产中转移出来,从事现代设施农业。

       团结农场各连队成立了少数民族大棚蔬菜种植协会,协会成员在蔬菜种植、育苗等方面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技术指导,增强他们的致富本领。目前,该场生产的大棚蔬菜出口到中亚国家。

       团结农场还通过集中建圈示范的形式,为少数民族群众搭建了定点生产的平台,投入1500万元建成千头肉牛育肥养殖基地,并按照“家家有畜不见畜、户户按股有分红”的原则,带动了53户少数民族家庭和100户低收入家庭参股,户均年增收6000元。

       2011年以来,团结农场先后承办了国家“兴边富民行动项目”现场会、“少生快富项目”现场会,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

从实处下功夫

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为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质量,团结农场从实处下功夫,以“结对子”共建活动为载体,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上学、就医等方面的难题。

       ——实行少数民族群众子女上学补贴优惠政策:从2014年9月起,凡户口在该场的少数民族群众家庭子女上高中及大学时,该场给每人每年补贴2000元至5000元。

       ——建立了少数民族结对帮扶制度。该场机关及连队干部每人联系1户少数民族群众家庭开展结对帮扶,每月到少数民族职工家庭联系指导工作两次以上。

       ——推进少数民族移居入镇工程,出台优惠政策,使少数民族群众住上新楼房。

       目前,在团结农场,“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民族团结的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五连孕妇哈依努尔待产,但连续2天2夜的狂风使道路堆满积雪,该场领导立即组织了救援队,冒着零下37摄氏度的严寒,把孕妇送到医院平安生产;

       少数民族群众努尔古丽5岁的女儿迪达尔全身被开水烫伤,该场立即动员干部群众为迪达尔捐款1万余元,使她及时得到救治......

       近年来,团结农场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好事实事200多件,少数民族群众全部住上了新楼房,70%以上的少数民族家庭购买了电脑,安装了宽带,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今,在团结农场,各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建立了水乳交融的民族感情;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各族群众互搭便车、互传技术、互帮农活随处可见,大家团结一心,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同走致富路,民族团结进步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站)

相关附件:

蓬江政府网

Copyright 2016 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江门市蓬江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络报障:TEL(0750)8222228

地址:江门市蓬江区建设二路18号

备案编号:粤ICP备14029524号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23号 网站标识码:4407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