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简体版 繁体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组成部门 > 蓬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脱贫攻坚】补齐短板 巩固成果 长效帮扶 江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恩平市横陂镇蓝田村通过青蟹养殖,搭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平台。

【报告摘录】

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江门作为

激活内生动力,实现“造血式”脱贫

近年来,我市坚持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和“五级书记遍访贫困户”责任机制,进一步深化“三级结对”“四级挂扶”帮扶机制,持续加大实施“11+3+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措施,创新开展“三社联动”(社会、社工、社区)扶贫行动。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去年是脱贫攻坚战中攻坚克难的关键之年,江门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巩固了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等帮扶成效,集中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交出了一份亮点满满的“答卷”。

截至去年底,在现行标准下,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5097户16659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提升”目标,产业扶贫规模进一步壮大,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三保障和安全饮水进一步夯实。

脱贫不能依赖“输血”,激活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造血式”脱贫,才是“高质量”的体现。

鹤山爱心工场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机会。

开展“一对一”就业推荐服务、建立“扶贫基地”“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设立公益性岗位、开展“粤菜师傅”工程、举办扶贫专场“职业指导下基层”、实施家政服务“春风计划”……瞄准“贫”根开“方子”,江门扶贫扶志又扶智。

三年多来,全市累计建成产业扶贫和资产收益项目201个,其中产业项目37个,资产收益项目164个,累计带动贫困户12505户次,户均增收约981元。现有“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和就业安置基地105个,吸收439人“就近就地就业”。

江门还加强技能帮扶、教育扶贫,推广“春风计划”,开展“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在全省首创“千(万)义工助千户”“百医牵百村”“百企扶百村”等三大社会帮扶模式,探索建立“社工+扶贫”模式,实施大社区扶贫等,搭建“政府+行业+社会”大扶贫平台;实施消费扶贫,拓展扶贫产品销售途径。全市扶贫产品消费总额2047.52万元,带动贫困户597户,成为推动分散式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江门市 粤菜师傅+旅游 联盟启动仪式在台山举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2020年后的扶贫工作要如何继续解决好“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当前,江门进一步聚焦低收入群体,围绕建立帮扶长效机制,解决相对贫困,防止脱贫返贫,携手解困奔富总目标,深入开展低收入对象帮扶改革,推动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

此外,在江门对口帮扶的广西崇左4个县中,龙州县于2018年6月经国务院扶贫办同意正式脱贫摘帽,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个正式退出序列的国定贫困县;宁明县、大新县于2019年4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复同意脱贫摘帽;天等县各项指标也达到脱贫标准。

广东省连续两年在中央对各地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都拿了第一。两年都抽中了崇左市代表省接受国务院第三方考核检查,并都取得好成绩。省扶贫办认为,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江门啃了“硬骨头”,作了大贡献,成绩经得起检查,经得起考验。

我市选出的5位全国人大代表刘毅(右一)、黄达昌(左一)、冯玉宝(右二)、吴玉莲(中间)、温艳嫦(左二)。

   代表履职

积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脱贫攻坚新方式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今年两会的热议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和“五级书记遍访贫困户”责任机制,扶贫改革试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近年来,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在下六村,我们通过柠檬园、茶园产业扶贫等举措,实现精准扶贫户脱贫摘帽。”全国人大代表、鹤山古劳镇下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温艳嫦也认为,接下来要继续创新模式,探索长效扶贫机制,巩固工作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市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站副站长冯玉宝则提出:“在交通层面,我们要完成好‘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任务。路通财通,基础设施完善了,才能更好地带动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台山市李树芬纪念中学教师吴玉莲表示,扶贫先扶智,“在我们学校也有在读的贫困生,教育扶贫不能松,除了抓好面向贫困学生的帮扶外,还要开展好地区与地区、学校与学校的‘点对点’精准教育扶贫,帮助欠发达地区提高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接下来,江门将积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脱贫攻坚新方式,努力降低疫情对扶贫脱贫工作所造成的影响,保证脱贫工作稳步推进完成。

刘毅提出,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补齐短板。实行贫困户脱贫“包干制”,确保今年6月底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完成退出,在年底前实现高质量脱贫的目标。对脱贫质量不高的贫困人口实行挂牌督导重点跟踪帮扶。

二是巩固成果。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摘四不摘”要求,对已脱贫的贫困户,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发挥扶贫政策叠加效应,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三是长效帮扶。深入推进“两线合一”改革工作。持续创新“造血式”产业帮扶模式、技能型就业帮扶模式、金融保险帮扶模式、社工服务帮扶模式、扶志扶智帮扶模式等五大可持续的帮扶模式,着力激发低收入对象发展内生动力,建立健全低收入对象长效帮扶机制。

2020年脱贫攻坚完成后,江门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也将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减缓相对贫困,解决相对贫困将是长期任务。刘毅表示,江门将进一步总结前期改革试点经验和做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全省乃至全国扶贫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来源:江门新闻网、南方日报

编辑:市农业信息中心

相关附件:

蓬江政府网

Copyright 2016 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江门市蓬江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络报障:TEL(0750)8222228

地址:江门市蓬江区建设二路18号

备案编号:粤ICP备14029524号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23号 网站标识码:4407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