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组成部门 > 蓬江区卫生健康局 > 工作动态

蓬江区卫生健康系统护理人员扎根基层 “疫”往无前

字体:[大] [中] [小]

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在蓬江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扎根基层,“疫”往无前;他们在病房中忙碌,耐心地为病人们排忧解难;他们不仅会打针配药,还精通多种隐藏技能。他们就是护士,也是守护生命的卫士。值此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我们把掌声献给他们!

尹婷:搁置婚期并约定并肩战“疫”


尹婷是一名九零后女孩,也是基层医院的一名护士。作为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管理项目专员,她负责记录、总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十四项的工作细节。看似日常琐碎的工作,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事无巨细地记录点滴。

疫情暴发后,她积极参与车站驻点、支援东莞、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当该中心党支部征集志愿者驻点酒店的候机楼票务中心时,尹婷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当晚便冒着寒风细雨奔赴驻点。现场,她逐一对搭乘江门至广州白云机场空港快线的乘客进行体温检测,密切关注乘客的身体状况。

原本,她和男朋友计划春节期间双方家长见面,商谈结婚事宜。随着肺炎疫情的暴发,他们毅然决定搁置婚期,并约定并肩战“疫”。2020年2月25日,尹婷满怀激情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9月3日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立志运用所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蓬江区体育馆疫苗接种需人手支援!”“我报名!”蓬江区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时,尹婷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耐心细致地做好接种工作,和全区的卫健人一起,为市民构筑起一道免疫屏障。

为方便给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的居民接种,蓬江区组织医务人员提供上门服务。有时,他们从早上8点多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尹婷说,“有时还下着雨,但也阻挡不了我们想尽快为居民接种疫苗的心情。”

李艳春:总有人挺身而出,总有力量互相温暖


36岁的李艳春,是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助理、主管护师,已扎根护理事业12年,曾被评为“抗疫先锋”“星级护士”等。

作为护理部助理,李艳春积极协助护理管理,负责科研、教学及宣传等工作。此外,她还担任江门市护理学会、蓬江区护理学会理事,为护理行业人才培养献力献策。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作为护理团队的带头人之一,她协助制定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和相关流程、指引;组织全院护士培训穿脱防护服、咽拭子采样等。她也不知道多少次,把刚上一年级的儿子,留在办公室“晚自习”到深夜。在蓬江区核酸筛查中,李艳春主动请缨,曾8次担任队长,高效安全地完成任务。

今年初,蓬江区开展分层分级核酸筛查。零时接到上级发布的任务,李艳春带队“出征”支援。现场,她积极协调现场环境布置、流程布局,逐一为同事检查防护服的安全性。夜间,当得知部分一线临床同事次日需回院上班,她自己主动留守现场。筛查结束后仍坚守现场,把控最后消杀环节。当拖着疲惫的身体到家,已是次日凌晨1点多,简单洗漱后短暂休息,清晨6点多再次出发,直至傍晚结束工作。就这样,从晨风凛冽,到万家灯火。

“每次支援的医务人员,虽然常工作到嗓子沙哑、汗水浸透后背,但关键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总有力量互相温暖!”李艳春说,只要我们齐心抗疫,风雨过后终见彩虹!

胡小玲:尝尽酸甜苦辣,始终热爱护理工作


外科、内科、康复科、手术室、供应室、家庭病床科……45岁的胡小玲是堤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主管护师,自1997年毕业,曾在多个科室工作,还曾被授予蓬江区“最美医护人员”称号。

“我深爱着我的职业。” 胡小玲说,从患者的笑容里,她读懂了奉献的乐趣,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普外科时,该科收治了一位播散性脑脊髓炎截瘫患者。患者入院时全身散发一股腥臭的异味,且自带骶尾部Ⅲ度褥疮,皮肤溃烂程度深可见骨,加上大小便失禁,护理难度非常大。胡小玲没有退却,为他一遍遍地清洁全身、剪指甲、修胡须等,让他始终保持干净、整洁。

在家庭病床科时,他们曾收治一位脑梗塞致全身瘫痪的患者。刚开始,患者大小便满床都是,合并全身多处褥疮。胡小玲与家属一起清洗,一遍又一遍,直到把患者身上的异味清除。患者口腔内积满食物残渣,胡小玲就细心地借助镊子,一点又一点,将食物残渣清除干净。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家属坚持要送一个红包,胡小玲婉言谢绝并说,“千万不要这么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面对新冠疫情,胡小玲主动请战,承担核酸采样、疫苗接种、测温等工作。因为手套不透气,手上还出现了红疹,但每当听到“谢谢”,所有的不适都化作美好祝愿!

“二十多年的护理工作,使我尝到了患者感谢时的甜,愧对家人时的酸,工作繁忙时的苦,被病人责难时的屈。然而,唯一不变的是,对护理工作的热爱。”胡小玲说。

谭惠芳:无怨无悔,用爱心换取患者的舒心

39岁的谭惠芳是蓬江区棠下镇卫生院妇产科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十余年,多次被评为“优秀职工”“优秀护士长”。2020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她带领的科室被评为“优秀科室”。

妇产科是一个圣洁而又不易被人了解的“禁地”。面对身肩两条生命的孕产妇,以及女性特有的疾病,谭惠芳感到沉甸甸的责任:紧张、焦虑的产妇需要安慰和解释;宝宝胎心的变化需要随时监测、及时处理;大出血、子痫、DIC等情况时有发生,必须时刻警惕危险信号,才能做到化险为夷。为了更好地担起这份责任,谭惠芳多次争取外出学习,取得“导乐陪产”“婴儿抚触”“产后康复师(高级)” “母乳喂养指导师(高级)”等培训证书。她说,“把休息的时间,用在钻研业务上,就能勤补拙、熟生巧。”

此外,她带领该科护理团队积极战“疫”,包括每周组织学习各项防护措施和应急方案、多次组织防控演练……同时,该院在各社区、村居设置多处临时接种点,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上门接种。

“近期有没有不适?”“接种后留观30分钟”接种现场,谭惠芳细心地询问和提醒。为了让群众尽快接种,口干舌燥也尽量避免喝水,以免上厕所耽误时间。

外出接种时,碰上高温酷暑天气,团队也严格戴好口罩、帽子、手套,穿好隔离衣,全程执行无菌操作,坚持一丝不苟,常常汗流浃背……由于接种工作上时间的不确定性,他们常常一忙就是到晚上。面对种种挑战,谭惠芳说,“我无悔,选择了护士这个平凡又崇高的职业;我无怨,用爱心换取患者的舒心,用责任心换取患者的放心。”



相关附件:

工作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