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街41号边坡险情迅速排除,居民已安全返家!白沙街道“巡修并举”筑牢边坡安全防线,全力守护民生安宁
8月22日晚,建业街41号边坡坡面浮土及倾斜树木已基本清理处置完毕,经地质灾害专家现场复核研判,建业街41号之一居民已具备返家居住条件,正有序陆续返回居住。
从8月15日发现隐患,到18日出现山体滑坡险情,至险情处置完毕,白沙街道在上级应急部门的指导和配合下,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援和居民安全转移工作,实现人员零伤亡,四天内迅速完成排险。
此次滑坡实现“零伤亡”并非偶然,这背后是白沙街道长期坚持“日常巡查+边坡修护”双线发力的成果,以高度的责任心、高效的行动力,全力保障民生安全。
面对夏季台风暴雨频发、地质灾害风险陡增的形势,白沙街道始终坚持以“防”为基、以“修”为要,构建全链条安全保障机制。
一、巡查全覆盖,筑牢安全防线
边坡维护从来不是“一次性攻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工作更是需要常抓不懈的“持久战”。对此,白沙街道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始终坚持将风险防控融入日常。针对辖区所有边坡均建立了动态台账,定期开展巡查。自进入汛期以来,白沙街累计出动2524人次,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及时发现隐患,快速落实整改。
踏入8月,更深刻汲取各地灾害教训,严格落实上级指示要求,自8月6日起,全面部署开展边坡、自建房等专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各社区加强边坡巡查,重点对辖区所有的路边坡、山坡房等可能出现风险点进行巡查,并要求一旦发现滑坡或房屋坍塌苗头立即上报。
二、响应迅速,处置果断
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白沙街道严格执行“巡查上报—现场核查—应急处置—隐患整治”闭环管理,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8月初,对幸福社区上报发现一处存在坡风险的边坡,街道工作人员立即会同社区工作人员现场查看,并对现场进行应急处置,设置警戒线及告示,引导行人居民绕行避险。
在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来临前,街道更组织工作人员与社区网格员精准评估边坡风险,及时发布安全提醒,必要时启动居民转移安置,把应急准备做在前面。
8月15日,社区网格员巡查发现建业街41号居民楼旁边山体存在异常险情,立即上报。经联合上级部门和专家研判后,认为该处边坡灾害风险较高,白沙街果断于8月15日上午10时许,组织受影响的41号居民楼一楼(车房)、二楼1户2人提前转移安置,并在现场设置安全警戒,以果断的应急举措有力守住了群众的生命安全。
三、多方协作,高效整治隐患
建业街41号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白沙街道完成所有住户安全转移,迅速落实现场警戒并安排人员24小时现场值守。连日来,在市、区应急部门的协同努力下,并得到江门市供电局等部门的支持下,有序开展排危整治工作。针对建业街41号的实际情况,为科学高效消除隐患,白沙街道积极引入科技手段助力排危。现场运用无人机开展全方位航拍检测,通过高清影像实时捕捉边坡整体形态、土体松动区域及周边环境变化,为研判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确保监测无盲区。同时,针对坡体上倾斜生长的高大乔木可能引发二次滑移的风险,在市供电局的支持下使用激光裁树技术,通过精准定位和切割控制,在保障作业安全的前提下高效移除隐患乔木。同步清理坡面松土及坡脚堆积物,有效减少坡体荷载扰动。根据清理情况,同时调用吊车对作业树木进行牵引保护,防止清理过程中树木倒伏冲击居民楼,最大限度控制安全风险。截至8月22日18时许,坡面浮土及倾斜树木已基本清理处置完毕,经专家现场复核研判,楼宇具备返家居住条件。
除建业街41号的边坡,白沙街道多次组织工作小组到辖区内7处风险较高的边坡开展专项巡查,想方设法整合资源进行整治。
此前,受台风及强对流极端天气影响,农林西路79号边坡发生滑坡倒塌等紧急险情。对此险情,白沙街道主动联系中铁十八局协调排危工作。中铁十八局与白沙街道是“百千万工程”结对帮扶企业,对街道反馈的险情,中铁十八局显示国企的担当,第一时间组建专业队伍赶赴现场,高效完成滑落淤泥清理与险情勘查评估,并全面推进修复施工。目前,边坡修复工程已圆满竣工,产生的10万余元费用均由中铁十八局承担。
白沙街道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日常细致巡查,以迅速有力的应急排危,让安全保障既有“应急速度”,更有“长效温度”。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