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蓬江区自然资源局关于2025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5年以来,蓬江区自然资源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扎实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和法治环境。现将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一)强化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建立健全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组织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年内组织党组(中心组)政治理论学习27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6+3”工作安排、区委工作要求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二)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职责,由“一把手”主抓,分管领导督促落实,各股室、基层所和下属事业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局党组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局年度工作计划,实行与各项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推进。
(三)提升干部队伍法依法行政能力。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采取现场旁听和观看庭审直播录播相结合的形式,推动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依法行政。组织全系统执法人员参加执法资格培训和考试,通过率100%。举办自然资源法治专题讲座、培训,有效提升了执法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办案能力。
二、坚持人民至上,聚焦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一)落实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设有政策法规股,负责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统筹落实本部门依法行政和普法工作。聘请东方大卫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参与合同审查、复杂案件咨询、行政复议诉讼应对等工作,有效防范了法律风险。
(二)依法落实政务信息公开。认真梳理并形成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截至11月14日,共发布政务信息159条,其中工作动态26条,公示公告121条,部门文件4条,部门财政预决算4条,三公经费预决算4条。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68条,其中66条按要求办理并按时答复,2条正在办理中。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为一线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2台、无人机2台、巡查机11台,实现执法过程全程留痕。对重大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法制审核9件,审核率100%。开展案卷评查5次,评查案卷22宗,优秀率达100%。
(四)加强对镇街的帮扶指导。组建自然资源行政执法导师团,针对镇(街)日常国土、规划、林业等案件进行现场指导和带班教学,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等专题培训,普及220余人,进一步加强镇(街)自然资源领域执法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坚持高质量发展,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实现“一门办所有事”。严格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工作落地见效。2025年新增“财政投资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竣工验收”等40个事项进驻区行政服务大厅,进驻率由37%提升至90%,基本实现企业群众“进一扇门,可办所有事”,显著增强了政务服务的便捷性、规范性和透明度。
(二)创新“承诺备案制”,实现政企双向减负。在《蓬江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九项措施》引领下,积极响应企业关于“减少检查频次”“规范审批流程”等诉求,快速响应、高效推进,在一周内完成制度设计与落地,今年4月在全市首推“规划验线放线承诺备案制”,取消工程建设项目开工规划放线验线的现场踏勘环节,极大地提升了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受到企业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认可。新政实施以来,共办理规划验线业务111宗,累计为企业节省时间成本超200天。
(三)打造“特诊”服务新模式,实现惠企便民新突破。组建由分管领导及业务骨干构成的“特诊”服务团队,重点推进惠企利民“特诊”窗口建设,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优化营商环境。团队创新采用“望闻问切”工作法,加强跨部门协作配合,有效推动政务服务向“精准化、高效化、人性化”方向转变,推动审批时限较法定要求总体提速70%,群众正面反响强烈。
(四)探索“多审合一”,推动审批提质增效。积极落实《江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率先探索规划审核和施工图审查“多审合一”,将规划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消防设计审查、人防审查等事项整合为“一次性联合审查”,消除重复审查。实施后的办理时限可平均减少5个工作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进程。
四、保持高压态势,聚焦专项整治整改
(一)违法用地整改工作成效明显。2022-2024年度违法用地面积逐年下降,2024年下达2023年新增违法用地面积643.44亩,比2022年度1066.52亩下降40%,有效扭转我区违法用地逐年上升的问题。截至2025年11月初,2024年新增违法用地整改率达34.25%。
(二)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不减。落实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开展林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开展打击野生动物违法交易专项行动, 共出动1891人次,204车次。做好野生动物救助工作,成功救助野生动物450只。
(三)深入涉企乱罚款专项整治。强化涉企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避免“小错重罚”“畸轻畸重”“类案不同罚”。畅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官方网站等多种投诉举报途径,建立涉企乱罚款问题线索高效核查、反馈机制。鼓励企业、社会公众等参与监督。
五、坚持整治与教育并重,优化社会治理生态
(一)罚教相宜促发展。严格按照柔性执法、罚教相宜的工作方法,防止和克服执法简单粗暴问题,避免“以罚代管”等不文明、不规范的执法行为,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学法、懂法、守法,增强自我纠错能力。通过创新方法、落实政策、加强监管和帮扶指导等措施,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通过柔性执法,帮助企业合规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多维普法提意识。结合植树节、森林消防宣传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重要节点,组织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和“为绿美广东添彩”等主题宣传活动,调动市民群众学法守法的积极性,提高市民群众对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如联合区减灾委办、区地灾防治办举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题培训,特邀广东省地质局江门地质调查中心高级工程师曾飞授课,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效提升参训人员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实务水平,促进地质灾害联防联控合力的形成。
六、存在问题
2025年,我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对照更高要求,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尚需加强,工作中仍存在凭经验决策、依习惯办事的现象;二是普法宣传形式创新不足,未能充分结合受众特点提供精准化、实用化的法律知识供给;三是在违法用地整治领域,常态化、系统化的源头治理和长效监管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实效,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区委法治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总体要求,加强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
(二)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加强行政执法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引导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三)配强法律顾问队伍。在重大行政决策、政策合法性审查、合同审查及复议诉讼等方面由法律顾问提供专业支持,保障行政决策合法合规,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
(四)探索“多测合一”改革。统一标准体系,打破规划、土地、房产等各类测量间的技术壁垒,构建全流程、全覆盖的综合性技术规范,推动测量数据与业务审批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一次测绘、全域共享、结果互认”,最大限度优化测绘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减轻企业负担,持续为项目建设“松绑提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江门市蓬江区自然资源局
2025年11月21日
相关附件: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2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