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组成部门 > 蓬江区自然资源局 > 工作动态

隐患早发现,人员早避险!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龙眠村胡子山(土名)成功避险21人

字体:[大] [中] [小]

  9月24日,受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龙眠村胡子山(土名)盈逸印刷厂后方山边区域发生一起因降雨导致的山体崩塌,因提前撤离群众,避免工厂21名工人可能因灾伤亡。

  9月18日以来,省、市、区为有效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带来的严峻挑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防台工作。9月20日起省自然资源厅、市自然资源局多次调度,要求高度重视超强台风“桦加沙”防御工作,提前做好地质灾害巡排查,将受威胁区域人员应转尽转早转快转。蓬江区自然资源局闻令而动,在原有1处已完成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3处风险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地形、降雨等因素,扩大排查范围,开展自然资源领域隐患大起底、大排查,新核查出40个地质灾害关注点。截至23日19时,全区13处风险点的44名受威胁人员,40个地质灾害关注点的162名受威胁人员全部完成转移。

  9月24日,受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蓬江区出现较强降雨,当日17时30分许,杜阮镇龙眠村胡子山盈逸印刷厂后方山边区域,地质灾害巡查员敏锐发现黄泥水异常流出,20时许该区域发生局部山体崩塌,崩塌体积约150立方米,土方压占部分厂区内部道路。收到崩塌险情后,蓬江区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与地质专家10分钟抵达现场研判,并开展紧急围蔽等处置措施。25日上午,蓬江区自然资源局组织地质专家开展应急地质监测和区域地质风险评估,协同应急、杜阮镇等单位,推迟企业复工复产期限,协调应急部门要求企业未完成排险和安全评估不得复工复产,实现险情发生、险情应急治理、次生灾害预防、企业安全生产等全环节闭环,确保零伤亡少损失。

  这场险情的妥善处置,正是蓬江区自然资源局在台风“桦加沙”防御战中精准防控地质灾害的生动缩影。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一、日常精准开展巡排查

       蓬江区充分依托“江门市蓬江区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防御一张图”和“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1:10000)”两大核心成果,并结合本地实际扩大范围,对划定的风险区域和临边临崖等区域开展日常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巡排查,将发现的可能存在风险区域纳入关注点,并参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管理。23日,针对台风登陆路径预报,主动邀请广东省地质局江门地质调查中心地质专家深入分析研判,通过细致勘查和数据比对,精准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及人员转移范围,为后续防御工作明确了重点区域。

       二、科学精细研判部署

       蓬江区地处珠三角,每年都有多次台风威胁,不同级别台风匹配不同应对方法,本次台风“桦加沙”预报风险等级高、危险系数大,蓬江区自然资源局在台风登陆前多次召开安全生产会议,专题部署防台工作,让全局工作人员提前紧张起来。台风登陆前,联合广东省地质局江门地质调查中心专家成立多个工作组,分赴各联系镇街,提前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与台风防御督导工作。同时,一方面建立台风“桦加沙”应对工作群,实施信息扁平化管理,提高决策精准性;另一方面组建超过26人的青年抢险突击队,确保一有突发情况,队伍拉得出用得上。

        三、专家前置确保高效响应

       为预防台风“桦加沙”引发的道路、桥梁、通讯中断导致地质灾害临灾处置难的极端情况,蓬江区自然资源局在江门市首创1名局班子成员+1名地质专家+1名属地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组成的“三人小组”前置镇街应急指挥中心参与联合值班,万一发生极端情况确保自然资源系统收到的信息早、抵达现场的时间快、处置的安全性高。收到本次小型崩塌发生信息后,“三人小组”10分钟即抵达现场并科学开展处置。

图片

灾后照片
灾后照片

图片


相关附件:

工作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