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涂鸦再亮相 绘出垃圾分类新时尚
字体:[大] [中] [小]
垃圾分类是举手之劳的细微,是日复一日的坚持,而在甘化社区,垃圾分类也可以是笔尖下的淡墨,是画板上的色彩,是想象力的翅膀。近日,蓬江区垃圾分类涂鸦闪现甘化社区,亲子齐上阵用手中画笔“点亮”社区角落。

“一米画廊”走进甘化社区
垃圾分类走进社区的关键在于拉近与居民的距离,但普通的宣传方式给居民留下垃圾分类“高大上”的印象,讲座讲解更是赋予了垃圾分类神秘感、严肃感。如何打破社区居民的刻板印象,让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成为了一道难题……
作为城区老旧社区之一,甘化社区内有很多破旧且不起眼的角落。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垃圾分类文化阵地建设,让垃圾分类融入居民生活。近日,区环卫处积极发动社会力量,通过“社工+高校”,带领社区亲子居民量身打造了专属于甘化社区的“一米画廊”。


亲子齐参与,美化社区角落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事物都与垃圾分类相关,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比如破损的衣物可以当作抹布;易拉罐可以制作成手工艺品……”活动中,志愿者通过身边的例子,循循引导亲子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垃圾分类元素融入地绘创作,画出属于自己的“垃圾分类”。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发动15对社区亲子参与,伴随着灵感的激发和居民的努力,“一米画廊”也初见雏形——分类地绘、七彩椅凳、分类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图案瞬间吸引周边居民纷纷驻足欣赏,在美化社区设施环境的同时,“一米画廊”也充当着“解说员”,将垃圾分类理念传遍社区角落。有家长表示:“以前觉得垃圾分类很枯燥,没想过可以通过画画去学习了解分类,而且用这种地绘形式去设计分类游戏,路过的居民在欣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认识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应该要有趣、好玩,好玩才会有兴趣去了解。”


花式宣传解锁垃圾分类“新姿势”
据了解,垃圾分类涂鸦并不是“新鲜事”。今年年初,区环卫处结合社区卫生黑点整治,在永盛社区试点推出分类涂鸦,对社区垃圾黑点进行改造,通过视觉冲击的提示,唤醒居民“垃圾不落地、投放到指定位置”的意识,使乱丢垃圾情况有所改善。垃圾分类是社区环境治理的关键。近年来,区环卫处多元整合社会资源,联合社工督导力量,广集智,出新意,以形式多样的趣味社会实践,推动居民从“不会分”“不想分”变成“我会分”“我要分”,如举办“圾聚环保创意,尽显分类风采”垃圾分类创新创意平面设计大赛吸引一众设计爱好者参与垃圾分类周边产品设计、“寻花问纸——手工造纸艺术体验活动”通过分享古法造纸工艺让循环利用看得见、摸得着。2022年至今,线上线下共举办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超400场次,发动参与居民超5万人。接下来,区环卫处将持续依托科普宣传矩阵,开展多元化生活垃圾分类宣教活动,持续扩大分类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动垃圾分类深入民心。
相关附件: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2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