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监管所、办公室、综合执法大队、各股:
现将《2022年蓬江区食品生产监督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要求以及辖区实际情况,加强食品生产监管工作。
江门市蓬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4月7日
(联系人:郭嘉俊 ;联系电话:2038032)
2022年蓬江区食品生产监管工作要点
2022年食品生产监管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省局、市局食品生产环节2022年重点工作部署和我区食品生产监管工作实际,结合《江门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江府函〔2021〕183号)及《2022年江门市食品生产监管工作要点》(江市监食生〔2022〕61号)要求,制定2022年蓬江区食品生产监管工作要点。
一、夯实“四项基础”,巩固食品生产监管根基
(一)强化法制宣贯,推动监管工作法制化。对新出台的《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广东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者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宣贯和实施工作,推进依法行政。
(二)强化专题培训,推动食品安全管理专业化。一是结合食品生产监管新形势和新任务,组织举办全区食品生产监管人员培训班,提升监管人员履职的业务能力及专业化水平;二是结合我区食品生产行业现状和特性分类指导,定期组织举办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专题培训班,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压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三)强化“两项制度”,推动“两项证明”合规化。将《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广东省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的管理办法》实施情况和合规情况纳入食品安全的日常检查内容。实现全区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率达到100%,对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考覆盖率达到100%的工作目标。
(四)强化系统建设,推动许可监管智能化。加强食品生产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推进食品生产许可管理、食品生产监督检查、食品生产风险防控系统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推动实施食品生产信用风险分级管理。提升许可监管工作效能,探索智慧化应用。
二、严格“六类检查”,力促监管工作提质增效
(一)抓日常检查,压实属地监管职责。认真贯彻落实《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广东省食品药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广东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的管理办法》要求,明确权力清单,细化监管责任,按照市局指导的风险分级分类要求监管频次对食品生产企业及食品小作坊实施全覆盖监管,结合“双随机”方式对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进行重点抽查。
(二)抓重点检查,规范行业生产行为。一是加强粮食加工品、婴幼儿辅助食品、湿粉类食品、食醋、白酒、食糖、食盐、压片糖果、桶装水、工业和商用电热电动食品加工设备等重点食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治理粮食加工品重金属超标,白酒非法添加甜蜜素、乙酸乙酯、串香白酒以次充好,持续“湿粉统一查”行动,压片糖果非法添加非食品原料,红糖生产使用色素等问题,严肃处理质量安全违法行为。二是组织开展食品掺杂使假问题整治,严查冰乙酸勾兑食醋、果葡糖浆冒充蜂蜜、食用植物油非法添加香精色素等食品造假问题。三是持续治理“两超一非”问题,强化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管,督促重点地区继续做好蜜饯添加剂超标治理。持续开展塑化剂污染防控工作。四是强化对抽检多次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对多次抽检不合格生产企业实行全覆盖约谈。五是开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强化食品生产过程监管,督促企业对标创城工作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过程控制、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记录真实完整,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定期对从业人员及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人员开展培训考核,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人员每年参加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等集中培训不低于 40 学时,监督抽查考核合格率达到 95%以上,建设诚信守法企业文化,督促规上企业实施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等管理体系,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经营行为,鼓励肉蛋奶和白酒生产企业主动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三)抓风险防控检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一是按照国家、省、市、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督促食品生产企业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要求。二是持续抓好湿粉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桶装饮用水等重点食品风险防控工作,配合市局组织开展风险问题研判,研究解决相关食品安全风险问题。三是跟进市局对食品、食品相关生产企业开展体系检查后续情况,逐步建立食品生产企业“一企一档”风险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食品生产安全风险隐患精准排查防控。
(四)抓许可规范,提升食品许可行政效能。贯彻落实《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广东省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以及修订后的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细则要求,严格许可登记审查、现场核查和承诺制证的规范性。
(五)抓企业自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一是压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企业通过“粤商通”APP在线报告食品安全自查情况。企业在自查中发现问题应主动整改,保证生产条件和行为持续符合要求,压实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二是压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按照国家、省、市、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持续加强冷链食品生产企业新冠病毒防控,严格落实“四证一码”进货查验要求,切实加强“人防”与“物防”工作。
(六)抓监督抽检,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一是开展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抽检。抽检对象覆盖本级发证生产企业。二是开展食品相关产品区级监督抽查。为加强我区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并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三是开展食品生产小作坊全覆盖监督抽查。通过“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平台”接收国家、省级、市级以及区级食品生产环节抽检不合格报告,按时完成核查处置工作。
三、强化提质,推动业态健康发展
(一)继续开展肉制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肉制品质量安全形势分析,全面开展肉制品企业监督检查,推动肉制品生产企业加强对生产环境、设备设施、生产过程控制、食品添加剂使用、生产记录和产品标签等关键点管控。2022 年实现食品安全自查率达100%,食品安全发现风险报告率达100%,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率 100%,对肉制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完成率及抽考率达 100%,每月25日前定时使用粤商通APP上报原料肉追溯信息。
(二)深入推进食品小作坊提质工程。2022 年食品小作坊安全状况好转。食品小作坊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食品小作坊电子登记证实现率 100%,在实现食品小作坊登记率、自查率、监督检查与抽检覆盖率100%基础上,抽检合格率 93%以上,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生产食品抽检合格率 96%以上,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有率 100%,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率 100%。
四、发挥“四项作用”,创新监管新模式
(一)发挥党建作用。加强党对食品生产监管业务工作的领导,调动发挥党员在食品生产监管一线特别是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对业务工作的把关作用,引领全区食品生产监管战线党员干部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指导食品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开创食品生产安全治理新局面。
(二)发挥制度创新作用。大力推进《江门市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实施办法》的出台及推广,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推动部门职能重心从审批为主转移到加强监管和提升服务上来,建立健全审批、监管相配套的服务模式,实现监管部门从传统的集权管制向现代的契约化、柔性化管理方向转变,促进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形成全区市场主体信用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发挥专家库作用。规范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人员库使用,加强生产环节专家库建设和利用,充分发挥专家在风险排查、现场核查、专业培训、风险交流等方面作用。
(四)发挥信息化监管作用。鼓励大中型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溯源管理,加大对婴幼儿辅助食品、肉制品、乳制品等食品生产企业追溯体系的监管力度。推进食品相关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加大“互联网+”在食品生产监管中的运用,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