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建设

【蓬江区法治建设成果展示 第52期】江门蓬江杜阮镇织密矛盾化解网络创新实践书写平安答卷

字体:[大] [中] [小]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杜阮镇在社会治理领域面临矛盾纠纷主体多元、群众服务需求分层、治理要素交织叠加等系统性挑战。杜阮镇立足治理现代化要求,锚定矛盾化解核心目标,创新构建“规范化建设+体系化运作”治理模式:以综治中心为枢纽平台,网格员、义警、调解员等为支撑力量,通过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实现治理要素全链整合。

  目前,杜阮镇全域已形成镇村联动的立体化网络(1个镇级中心+25个村级中心),全面构建起具有辨识度的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全周期治理闭环。去年以来,杜阮镇依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累计化解征地补偿、劳资纠纷等矛盾1579起;攻坚化解了11宗历史遗留“钉子案”,实现案结事了。

  一、从碎片化到全链条,闭环机制提升矛盾化解效能

  杜阮镇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创新构建“司法所常驻、检察室法庭随驻”的协同共治模式,精心打造集综治中心、司法所、检察室、派出所、法庭于一体的综合平台。通过非警务矛盾纠纷处置平台深度整合分散资源,实现了矛盾化解从“碎片化应对”到“全链条处置”的重大跨越。去年,运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完成司法确认案件112件。

  二、从“单兵作战”到“多元联动”转变,壮大调解员队伍

  面对城市发展中的新型矛盾,杜阮镇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整合多元解纷资源,组建由两代表一委员、网格员、村(社区)警员、乡亲、村干部、义警组成的近200人“六员调解”队伍。同时,广泛动员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构建社会力量参与的全链条诉源治理体系,打造“邻里议事厅”等特色解纷品牌。如上巷村“榕树头”调解委员会创新“凉瓜茶调解法”,将本土饮食文化与调解工作相结合;杜臂村推行“全天候分片区”综治服务模式,实现矛盾纠纷即时响应。2025年上半年,全镇通过多元调解机制化解矛盾纠纷828件。

  三、从松散管理到规范提质转变,规范网格员队伍管理

  针对基层治理队伍的薄弱环节,杜阮镇推动治保会改革,组建以退伍军人为主力、年轻化、高学历的高素质网格员队伍,承担巡逻、宣传、排查、调解等职能。此外,通过建立提级管理制度,杜阮镇将全镇37个网格99名网格员纳入统一培训、调度、考核体系,队伍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网格员年均排查矛盾隐患800余条,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

  四、从零散参与到体系协同转变,扩展群防群治力量

  杜阮镇通过整合社会力量,组建“杜阮义警”和“平安联盟”队伍,依托“杜阮义警”APP信息化平台和培训基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深度参与治安巡逻、纠纷调解等工作。2024年以来,“杜阮义警”APP发布任务400余条,参与达4000人次,有效辅助处置矛盾纠纷。杜阮镇还通过积分奖励机制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进一步延伸平安建设触角。

相关附件:

法治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