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六稳”“六保”专栏

“知名度提高了,接了很多订单!”蓬江“非遗”产品,文博会大卖!

字体:[大] [中] [小]

“今天还有时间和你们聊天,展会第一天我一早就开始忙,直到下午五点多才停下来的。”6月10日下午,招呼完客人间隙,罗氏柑普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罗沛贤及其妻子李慧娟才有空放下手中茶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6月7至11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圆满落下帷幕。回顾这次交易会,共展出了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开展各类活动500多项、总参与人次达400多万,总成交34.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江门馆内34家企业展示的江门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东艺宫灯、罗氏柑普茶、潮连铜虾、大理石画、卢艺鹿角椅等5个蓬江“非遗”产品格外引人瞩目,向各界朋友展现了江门蓬江深厚的文化底蕴。


城市热度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615110039.jpg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本届文博会上,各地推出极具地方特色、代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最高水平的文化产品和项目,展现“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化。其中,罗氏柑普茶制作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前段时间更是因影视剧《狂飙》而被更多人熟知,在此次文博会上大放异彩。

微信图片_20230615110053.jpg

“味道确实不错,我也买一些用来送礼。”在深圳打工的刘正刚表示,前段时间观看影视剧《狂飙》后,他就对剧中的柑普茶产生了兴趣,如今一品尝,果然有特色。

微信图片_20230615110057.jpg

“江门我知道,之前在央视上的美食栏目听说过,是产柑普茶最出名的地方。而且我还知道,柑皮的年份越久远,味道就越好。”当天,深圳市民李小菲和朋友们在嗅闻过该摊位15年老陈皮后,当即决定要买一些回去。“别人家也有,你这里的味道最好。老板,明天到货了你告诉我,我过来买。”李小菲说。

据李慧娟介绍,今年是他们连续第五年参加文博会,对比往年,他明显感受到今年游客更多了,产品也更受欢迎了。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影视剧的推广,媒体的宣传,罗氏柑普茶的品牌越来越响亮。“第一天我们销售额就过万元了,有些客人加了微信,每年都要买。如今,我们的客人已经发展到海外多个国家,有些更是成箱地购买,大家都很喜欢。”李慧娟说。

多款非遗为侨都文化代言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乡,华侨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本届文博会江门展馆以“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中国侨都 湾区江门”为主题,分为侨乡非遗、品质文旅、侨乡好礼、江门文创4个区域,突出文化创意和科技发展融合、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融合的设计理念。其中,我市共有34家企业参展,为文博会带来不一样的“侨乡风”。

微信图片_20230615110101.jpg微信图片_20230615110105.jpg

“这里面画的是江门的骑楼” “和《狂飙》的场景有点像啊”……在江门馆门口右侧,一大盏精雕细琢的大宫灯形象吸引着游客走进。

微信图片_20230615110108.jpg

据了解,这是东艺宫灯制作技艺传承人李仰东最新制作出炉的作品,今年,为了与影视剧《狂飙》结合,他以宫灯为窗口,绘制了一幅满是侨乡特色风貌画作的东艺宫灯。此外,为了打开年轻人市场,李仰东近年来还制作出宫灯日历、卡片、书签、杯垫等一系列宫灯文创产品,在本次文博会现场均有“亮相”。

现场,来自江西的黄先生驻足灯前许久,仔细观赏每一幅画作,并一一拍照留念。“我没去过江门,但从这个作品上来看,这个地方商贸氛围浓厚,是个比较富足的城市形象。”他说。

微信图片_20230615110110.jpg

往里走,“潮连铜虾”非遗文化传承人潘立民如往年一样,带着自己的纯手工艺品来参展。不少游客被这精美的手工技艺吸引,拿在手上反复观摩。

潘立民大方展示自己的铜虾作品,甚至将铜虾递给好奇的游客观赏,并向他们介绍创作铜虾时的感受。“之前放在展示柜里,大家很难看清楚。既然大家有兴趣,我也很愿意分享。”他表示,参加文博会有利于非遗文化传承发展,此次文博会游客人数明显增多,他的“潮连铜虾”也受到更多人关注。“不少客人都是线下加了我微信后,线上下单的。”他笑着说。

在馆内另一侧,不少年轻游客在收藏册上盖上了“江门”字样、开平碉楼的形象等。这是江门市博物馆为了让更多群众感受侨都文化魅力,结合时下新潮的文化创意,打造的文创产品。

据江门市文化馆副馆长张一知介绍,侨乡是江门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为更好地推动江门“侨”文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本次文博会他们带来了自主创新开发的“邑起致富”侨博馆实景大富翁桌游。

微信图片_20230615110113.jpg

“这是国内文博圈首个实景文创桌游,玩家通过建碉楼、办实业、寄侨批、建设侨乡等模拟任务积累‘财富’,就像华侨华人的打拼史一样,让参与者沉浸式体验江门的华侨华人,进一步传播江门五邑华侨史。”张一知说。

相关附件:

“六稳”“六保”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