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动态

昔日“蚊虫温床”蝶变“洁净空间”!蓬江爱国卫生运动让环境焕新聚民心

字体:[大] [中] [小]


在白沙街道石湾社区,江门市蓬江区虫媒传染病疫情防控指挥部环境整治组攻坚一组的队员们正全力攻坚多处漫藤丛生、垃圾堆积的闲置屋。昔日影响居民生活的杂乱角落,如今实现“华丽蜕变”。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纷纷点赞,让爱国卫生运动的成效真正落到群众心坎上。

据悉,石湾社区作为上世纪建成的老旧小区,部分房屋长期闲置无人打理,屋顶、墙身早已被漫藤缠绕。其中石湾社区石湾直街一处面积约150平方米的房屋,更是闲置了30多年,始终无法联系到产权人。如今屋顶瓦片脱落、横梁腐朽坍塌,仅余四面残墙矗立,漫藤植物密密麻麻爬满整个房屋,宛如微型“亚马逊”丛林,屋内垃圾堆积成山,不仅影响市容,更成了蚊虫孳生的重灾区。

整治前四面残墙矗立,漫藤植物密密麻麻爬满整个房屋

得知石湾社区这一整治难题后,蓬江区环境整治组一组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地踏勘。针对“大型设备进不来、墙体结构不稳、作业无安全依托、蚊虫孳生密集”的实际困境,攻坚队以“先消杀、分组攻坚、安全兜底”的核心原则,清理高空漫藤和同步清运各类垃圾。同时提前备齐消杀药剂、安全绳索、便携梯子及铁铲、纺织袋等,确保清理工作既高效推进,又能最大限度保障队员安全。

 

攻坚队对屋内的垃圾和漫藤进行清理

“由于老旧小区巷道狭窄,大型机器无法进入,队员只能靠架起梯子人力作业。因房屋闲置30余年,墙体早已松动不稳,梯子架设时,我们反复确认落点稳固才作业,全程不敢有丝毫大意。”区环境整治一组的负责人赵必宏说。

面对堆积如山的杂物,队员们先用铁铲、纺织袋将大块废弃物与零散垃圾分类归集,对腐坏发臭的杂物全部装入纺织袋,全程分工合作,确保垃圾清运无遗漏、无残留。待漫藤和垃圾全部清理完毕后,队员们再对整治区域开展二次全面消杀,彻底消杀残留蚊虫和虫卵,从根源上杜绝蚊虫再次孳生,为居民营造安全整洁的周边环境。

 

 

 

 

房屋内外整改前后

在完成150平方米闲置屋的集中整治后,攻坚一组次日便转向石湾社区直湾石街内另一处约60平方米的闲置屋,这里同样陷入了漫藤覆盖、垃圾堆积的困境。

 

另一处约60平方米的闲置屋同样陷入漫藤覆盖的困境

队员消杀后,有的攀爬梯子清理屋顶漫藤植物和坍塌杂物,有的搬运废旧垃圾,有的用推车转运杂物。由于部分区域车辆无法驶入,所有垃圾都需人工转运至临时堆放点,工作量大幅增加。

 

“屋顶的漫藤植物扎根很深,得一点点撕扯清理,加上瓦片松动,每一步都要格外小心。”赵必宏表示,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较高的作业风险,大家始终以“敢啃硬骨头”决心,丝毫不敢松懈,稳步推进清理工作。

经过连续奋战,攻坚一组成功清除了两处共210平方米闲置屋的绿植、杂物、垃圾约20吨。整治后,闲置屋周边彻底告别了往日的“脏乱差”。曾经的“蚊虫温床”变成了整洁有序的空间,不仅提升了社区整体风貌,更消除了居民身边的安全与健康隐患,获得周边群众一致认可。

 

屋顶的漫藤和周边的垃圾清理前后

“一到夏天,这里蚊虫乱飞,异味扑鼻,我们路过都得绕着走,这两处闲置屋早已成为大家的‘心病’。现在可好了,垃圾全清干净,漫藤也清理,地面平整整洁,难闻的味道没了。多亏了你们不怕脏不怕累,才把这‘老大难’解决了。看着这清爽的样子,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张姨开心地说。  

210平方米的精准攻坚、20吨垃圾的彻底清运、30年闲置 “顽疾”的连根清除,这一组组硬核数据,让爱国卫生运动不止于“清脏治乱”,更致力于“暖心惠民”,持续擦亮城市生态底色,用实际行动守护每一位居民的健康宜居家园,让民心在环境蝶变中愈发凝聚,让幸福在家门口不断升级!

相关附件:

部门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