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来粤好百千万】城市更新典型!颜值大提升!蓬江这个社区变身“幸福样板间”!
字体:[大] [中] [小]
走进白沙街道象山社区,
一幅“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
祥和画卷徐徐展开。
曾经的老旧小区,
如今处处焕发新生机,
生机盎然的鞭炮花长廊如火如荼,
宛如一条流动的彩带;
绿荫下老人悠然乘凉,
崭新的游乐设施上孩童们欢笑嬉戏。
近年来,白沙街道象山社区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引领,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参与、自治共管”的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围绕“功能完善、空间挖潜、服务提升”三大方面,顺利完成象山社区改造项目,并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幸福跃升。
面貌焕新,宜居、美丽
看得见的幸福升级
“现在有了电梯,走斜坡都不怕辛苦了。”“下楼就有游乐设施,带小朋友也很方便。”
如何让改造精准对接民心所盼?象山社区采取“一网格一党组织”的模式,包楼入户开展改造政策讲解、意见收集和思想疏导,及时掌握梳理居民诉求、调解矛盾问题、回应居民关切。社区以网格为单位召开了11次民意征求座谈会,累计收集意见建议80余条,分类分阶段组织实施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大改造共39个项目。
自开展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后,社区内新设“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图书阅览室、妇女儿童之家童梦乐园、大象乐园、益食堂等多个场所,引入智慧社区治理,为居民提供办理业务、休闲、学习、娱乐等丰富优质的服务。
加装社区入口处的斜坡便民电梯
妇女儿童之家——童梦乐园
治理创新,文明、智慧
摸得着的自治成效
面对改造后的“精细活”,象山社区积极探索推行“志愿楼长+红色议事会”机制,组织热心党员群众组成志愿楼长队伍,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收集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再通过搭建众人议事平台,以红色议事角、民议廊等阵地为基础广泛动员居民参与社区建设。
在志愿楼长的推动下,一件件群众的“烦心事”得以解决,旧楼加装上了电梯、楼道号码牌规整了、电动车充电棚建起来了、公共停车位也增加了……民生实事越办越多。
2025年1月,象山社区正式成立江门市首家社区企业——蓬江区善邻社区服务有限公司,秉持“小生意、大公益”的理念,公司推出专业化和公益性两张服务清单,包含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等36项有偿服务,以及义诊、义检等10项公益服务,同时制定了完整的公司章程,收支均受居民监督。社区公司目前已与25个家政、外卖等行业市场主体合作,接办低偿服务订单90余笔,营业额近7万元。
社区公司还依托“大党委”机制,通过居民代表大会等渠道征集意见,链接周边企业资源,每周六开展“党群志愿服务日”,提供中医养护等公益服务,自4月以来覆盖超700人次。推出“合伙人”计划,建立项目运营机制,吸纳25家生活服务企业,以低于市场价格提供服务。
服务升级,贴心、细致
全方位的暖心关怀
为满足老年人高品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象山社区利用原社区办公阵地积极引入“长者食堂”、“平安通线下服务点”,依托“线上市级平安通智慧服务中心、社区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为重点人群、弱势群体提供全天候紧急支援、医疗急救、陪伴关怀、心理疏导等服务,逐步实现养老服务从“被动等待”向“主动服务”转变。
今年6月,以益食堂为试点,探索长者助餐社会化运营,采用“社区公司主导+国资企业托底+社会企业辅助”机制,引入五邑农家煲仔饭,推出让利套餐,面向全年龄段开放,同时还开通小程序线上下单和外送服务。自6月20日开业以来,服务居民近600人次,供餐近1000份。公司收益反哺社区,用修缮老旧道路广角镜,楼道扶手等。
从环境面貌的焕然一新,到治理模式的创新突破,再到服务体系的全面升级,象山社区用实实在在的变化,诠释了如何让老旧小区重焕生机,让居民生活更加舒适、便利。站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上,象山社区也将继续完善“志愿楼长+红色议事会”机制,做强社区企业,擦亮“益食堂”等服务,为城市社区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提供“象山经验”。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