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百千万工程”】荷塘镇塔岗村:赓续红色血脉 绘就强村富民新图景
字体:[大] [中] [小]
塔岗村位于西江河畔、荷塘镇西北部,面积约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00多人,是江门市革命老区村。革命战争时期,荷塘人民在以塔岗民兴糖厂为秘密根据地,开展革命活动。1944年10月,在塔岗村民的帮助下,珠江纵队500多名战士绕过国民党部队和日寇封锁,从塔岗村渡头横渡西江挺进粤中。
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塔岗村以创建省级典型村为契机,在驻点区、镇领导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选调生、村民小组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勾画发展新蓝图。围绕“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塔岗村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产业振兴与人居环境提升,先后荣获广东省卫生村、蓬江区文明村、无毒村、平安乡村、先进党支部等荣誉。
党建强根基,治理有温度
塔岗村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的核心动力,全面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村党组织注重“选育用管”,从返乡青年、致富能手、退役军人中挑选7名优秀人才纳入后备库,通过“老党员传帮带+专题培训+实战锻炼”机制,每年开展近10场专题培训。组织近百名党员赴珠海、中山参观学习,以沉浸式党日活动拓宽视野、激发干劲。
每月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老党员讲奋斗史”“红色研学”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党日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血液、化作行动。
村里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村组联议五步法”,近年来,顺利落地村级事项36项。财务收支每月公示,集体经济审计严格规范,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村民心里亮堂、信任满满。
“现在村里活动特别多,篮球赛、夏令营、春节送福……我们老年人的日子越过越有意思!”冯大爷高兴地说。
乡贤也成为治理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力量。56条建议被纳入民生实事清单,28条已开花结果——从“乡贤路”微改造到“村BA”篮球赛,从“重阳敬老”到“庙诞”庆典,乡贤参谋献策、出钱出力,文明乡风愈吹愈暖。
法治长廊、村民夜话畅通了民意渠道,累计收集并解决群众意见67条,调解纠纷30起。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正在形成。
红色润初心,文化显魅力
作为革命老区,塔岗村深挖红色资源,打造“重走革命路、重温奋斗史”研学路线,已接待近12批大学生团队前来学习。红色记忆,不再只是书页里的文字,更成为了可触可感的实地体验。
世基龙狮队走进校园传授醒狮技艺,培育了60余名少年狮童,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胡氏宗祠依托“立本教育基金”,开展奖学、经典诵读、家风讲座、敬老宴等50余场活动,凝聚家族情怀、传承优良家风。
产业谋新篇,富民有实招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塔岗村跳出单一的土地租赁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我们村靠近顺德和古镇,位置好、水土丰,产业潜力大。怎么把资源变资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村党委书记胡维耀说道。
全村鱼塘约1973亩,耕地1144.83亩。村民专注优质水产与特色种植,2024年水产养殖产值达约1800万元;村集体通过物业租赁、发包闲置资产36宗,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100万元。
村里还精准规划、配套建设,投入约100万元建成绿化停车场、标准厂房、多功能仓库等设施,推动资产“提值增效”。引进11家优质企业。携手深圳科技园江门园区,成功引入广东小满腰光影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布局电竞新业态,推动工业区提质升级。
绿美靓家园,幸福踏歌来
塔岗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用“绣花功夫”精心装点家园。
“村干部带头清垃圾、除积水,我也忍不住加入进来!”胡阿姨一边擦拭汗水一边笑着说。
携手社会各界共建“党员林”“人大林”“企业林”,800多株黄槐、黄花风铃木、桂花点缀村道庭院,草木葱茏、生机盎然。
开展超50次“乡村月扫”和灭蚊行动,超2000人次的师生、志愿者动手清理卫生黑点,30间农房外立面焕然一新。与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合作,为村卫生站绘上生动墙绘。村庄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被动改”到“主动创”,村民成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主体。
社会力量助力超10万元,翻新深涌村篮球场、大庙公园;投入80多万元修缮村道、“白改黑”、硬底化、改造危桥;筹集60余万元建设护岸、碧道与生态停车位,为村庄系上“翡翠腰带”。从岸柳依依到球场欢声,从平整村道到崭新设施,塔岗村日渐成为宜居宜游的美丽家园。
随着“百千万工程”持续深入,一个组织有力、产业兴旺、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新塔岗正加速崛起。展望前路,塔岗村将继续弘扬红色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全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
(党员先锋林建设前后)
(村道升级前后)
(干群同心 环境整治)
(墙绘焕发魅力)
(携手共建人大林)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