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党旗红 先锋群像聚环市
字体:[大] [中] [小]
在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最紧要关头,一批批党员干部闻令而动、主动请缨,毅然下沉环市街道各社区防疫一线,以“锚定关键、靶向发力”的科学防控智慧破难题,以“冲锋在前、苦干实干”的攻坚克难劲头战疫情,以“俯身倾听、贴心服务”的心系民生情怀暖民心,化身守护家园与群众健康的“红色先锋”,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践行承诺,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与担当本色。
石冲社区的“突击先锋”
江门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员蔡瑞技
“这处积水点靠近居民活动区,得优先清。”党员蔡瑞技手持白石新村蚊媒防控作战图,一边核查蚊媒孳生隐患点,一边清晰部署分工,“那片垃圾堆积区容易孳生蚊虫,要重点治。”
作为石冲社区突击队队长,蔡瑞技稳稳扛起30人队伍的统筹调度“大梁”——他既是谋定方向的“指挥员”,分配任务时总能精准匹配队员特长,把团队效率拧到最高;更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矛盾调解时主动靠前,垃圾清理时率先拿起铁锹,每个关键环节都以“跟我上”的姿态勇挑重担,成为疫情防控行动的“主心骨”。
一次楼道杂物清理中,有居民因担心私人物品被误清而抵触阻拦,蔡瑞技立刻上前安抚:“有用的物品我们会帮您搬进屋,闲置无用的就交给我们统一清运干净。楼道干净了,蚊子自然就少了。”他边说边动手整理,并主动留下联系方式,“后续有需要,随时找我。”这份看得见的真诚与实打实的行动,不仅迅速化解了居民的抵触情绪,更让不少居民主动参与楼道整治行动,形成“社区牵头、居民参与”的共治良好氛围。
党员蔡瑞技在石冲社区参与环境整治工作
里村社区的“攻坚先锋”
中共江门市委编办党员叶荣斌
“同志们,这一片卫生死角是蚊虫滋生的重灾区,今天必须彻底拿下!”清晨的动员会上,叶荣斌的声音铿锵有力。作为各级防疫整改任务的“落实者”,他一到岗便扎进社区犄角旮旯,用脚步丈量每一处风险点,最终绘出一张详实的 “防疫督办图”,将老旧楼宇、背街小巷、废弃空地、排水沟渠等多处蚊媒孳生风险点逐一标注,靠着“挂图作战、销号管理”,让环境整治从“漫天撒网”变成“精准靶向”,效率大幅提升。
里村社区作为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杂乱、基础设施老化的问题由来已久,叶荣斌却始终把“难啃的骨头”扛在肩上。每天带着组员往居民楼顶、小巷深处、闲置空地钻,积水的塑料桶、堆积的废弃杂物、淤塞的沟渠淤泥,他都带头弯腰清理,绝不留一处盲区。面对部分居民对清理工作的不理解,叶荣斌总结出“先沟通、再清理、后回访”的工作法,耐心宣传防蚊灭蚊知识,用通俗语言讲解“翻盆倒罐”的重要性,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叶荣斌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晒得黝黑的脸庞、从不打折的行动,筑起了基层防疫的“红色防线”,也让新时代共产党员“敢担当、善作为”的先锋本色,在社区的每一条小巷里熠熠生辉。
党员叶荣斌在里村社区清理蚊虫孽生地
群星社区的“巾帼先锋”
蓬江区司法局党员余海玲
驻守群星社区的第三个月,余海玲的身影依然活跃在防疫一线。从风雨到深夜,她用日复一日的实干,诠释了何为“巾帼不让须眉”。
为完成入户登记全面覆盖,余海玲主动扛起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的出租屋区域。没有向导,她便主动联络村代表协作;门牌不清,她便打开手机照明逐一记录。在清理积水和入户宣传时,她发现一位独居老人不便打理水养植物,便亲手帮老人清洗绿萝,并耐心讲解政策细节。事后,同行的社区楼长才得知,这位不时搓揉镜框缓解疲劳的队友,已连续工作超过12个小时。长期并肩作战中,余海玲已成为群星社区抗疫先锋队名副其实的“主心骨”。作为带队队长,余海玲创新提出“1+3”工作法,由1名党员带领3名志愿者组成机动小分队,并将法律专业优势融入防疫实践。她编写的《入户分类在线登记表》和《防疫法律知识问答》,有效提升了排查效率,更成功指导社区工作人员劝导两起病例主动配合隔离。每天完成入户登记后,她还亲自指导数据录入统计工作,常常忙碌到深夜。被问起为何这么拼,余海玲语气坚定却平和:“党员不是称号,是责任。”
党员余海玲在群星社区冒雨清理卫生黑点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