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蓬江新闻 > 蓬江资讯

纱龙起舞,非遗集结!荷塘非遗美食特色嘉年华助推 “百千万工程” 走深走实

字体:[大] [中] [小]

  国家级非遗“荷塘纱龙” 灵动起舞,荷塘鱼饼、荷塘头菜等特色美食香飘四溢,“一河两岸” 的水乡风光与非遗市集串联成景……11月21日,“荷韵高村 非遗盛宴——第二届特色美食嘉年华”在蓬江区荷塘镇高村村启幕,进一步弘扬荷塘传统美食和挖掘文化底蕴,展示“百千万工程”的扎实成效。

640 - 2025-11-25T113202.732.jpg

  非遗展演 + 美食市集 

  沉浸式体验点燃现场热情

  启幕现场,狮队踩着激昂的节奏登场,矫健的身姿伴着灵动的动作,为这场非遗盛会拉开活力序幕,瞬间点燃全场观众的热情。紧接着,“荷塘纱龙”惊艳亮相,彩龙鳞光闪烁,在表演者的默契操控下翩然游入主会场,时而盘旋腾跃,时而蜿蜒穿梭,灵动姿态引得阵阵欢呼,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640 - 2025-11-25T113450.202.jpg640 - 2025-11-25T113455.062.jpg640 - 2025-11-25T113501.229.jpg640 - 2025-11-25T113504.611.jpg

  而场外,河面上龙舟如箭破浪,桨手口号铿锵,水花四溅,再现荷塘百年水乡龙舟的力与美,围观村民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精彩瞬间。

640 - 2025-11-25T113508.403.jpg640 - 2025-11-25T113510.946.jpg

  沿 “一河两岸” 搭建的非遗美食集市,成了本次活动的 “人气聚集地”。40 多个美食摊位整齐排列,荷塘鱼饼、冲菜、恩平烧饼等特色美食香气四溢,引得食客们闻香而来,或驻足询问,或排队品尝,热闹非凡。

640 - 2025-11-25T113514.570.jpg640 - 2025-11-25T114046.736.jpg

  在忠记鱼饼摊位前,排队购买的食客络绎不绝。“今年是第二次参加美食节,人流比去年多了不少,首日就差点断货!” 忠记鱼饼负责人、荷塘鱼饼非遗传承人高富荣笑着说。创立于 1975 年的忠记鱼饼,50 年来始终坚持 “真材实料”,选用高村本土优质土鲮鱼,以传统手工工艺制作,凭借地道风味赢得了食客们的长期认可。谈及非遗味道的传承,高富荣表示:“会继续坚守传统技艺,把鱼饼的老味道传下去,也努力让荷塘鱼饼走出高村,让更多人尝到这份非遗美味。”

640 - 2025-11-25T114241.529.jpg640 - 2025-11-25T114244.833.jpg640 - 2025-11-25T114247.940.jpg

  而在荷塘冲菜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食客,不仅有传统冲菜,还陈列着冲菜曲奇、冲菜腊肠等创新产品,让不少食客驻足尝鲜。“我们利用本土特色农作物开发了芥兰面、冲菜曲奇、冲菜腊肠等产品,就是想贴合年轻人的口味,让老味道有新表达。” 江门市锦兴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荷塘冲菜非遗技艺传承人刘锦雄介绍,如今荷塘冲菜、芥兰等土特产越来越受年轻人认可,更多人愿意参与种植与传承,为本土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640 - 2025-11-25T114251.667.jpg640 - 2025-11-25T114255.053.jpg640 - 2025-11-25T114257.611.jpg640 - 2025-11-25T114300.509.jpg640 - 2025-11-25T114303.571.jpg

  “边走边看、边玩边吃的模式特别好,既能欣赏荷塘纱龙的独特走位,又能感受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 江门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吴志辉来现场感受荷塘非遗文化,并表示,这些鲜活的文化元素为舞蹈创作提供了新思路,“希望通过舞蹈艺术,让更多年轻人关注非遗、参与传承,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640 - 2025-11-25T114345.822.jpg

  “一年比一年热闹!舞纱龙、龙舟看得人心里敞亮,村里环境也越来越美了!” 高村村民高丽芳带着一家老小逛集市、看表演,脸上满是笑意。她坦言,近年高村的变化肉眼可见 —— 道路更整洁、景色更秀丽,如今又有了特色美食嘉年华这样的好活动,“作为高村人,特别自豪,也觉得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我们以助力‘百千万工程’为契机举办这场嘉年华,从21日持续到23日,除了龙艇、纱龙、游艇等特色项目,更希望通过非遗美食搭建交流平台。” 高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甘卓根介绍,后续高村计划将特色美食嘉年华打造成年度品牌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荷塘文化、传承非遗技艺、发展特色产业。

  推进“百千万工程”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漫步高村村,一幅宜居宜业的水乡新画卷徐徐展开:“一河两岸”一、二期工程圆满竣工,澄澈河水倒映着两岸景致;新建的惟善公园草木葱茏,成为村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幸福驿站”;德秋桥横跨河道,不仅打通了村民出行的 “便民路”,更以雅致造型成为水乡标志性景观。如今的高村,水更清、景更美、环境更宜居,人居环境实现华丽蝶变,这正是荷塘镇深入推进 “百千万工程”的生动缩影。

640 - 2025-11-25T114348.795.jpg640 - 2025-11-25T114351.318.jpg640 - 2025-11-25T114353.700.jpg640 - 2025-11-25T114356.070.jpg

  “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荷塘镇正全力推进典型镇培育,并实现 13 个典型村培育全覆盖。我们以‘文化兴镇、美食富民’为抓手,推动非遗传承与农文旅深度融合,本次高村特色美食嘉年华,就是这一发展思路的成果体现。” 荷塘镇镇党委书记刘屹介绍,近年来,在蓬江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荷塘镇紧扣 “百千万工程” 部署要求,锚定广东省典型镇建设目标,以乡村全面振兴为核心,以产业富民兴村为路径,通过完善镇域基础设施、深化 “农文旅” 融合等务实举措,逐步构建起 “典型引领、全域提升”的发展格局,典型镇培育框架基本成型,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其中,作为 “百千万工程” 广东省典型村,高村村的蝶变尤为亮眼。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打造 “一河两岸” 风景带,让水乡风貌焕发新颜。在建设过程中,“乡贤助力、企业共建” 的力量尤为突出,中交四航、江门市旭升混凝土有限公司主动参与惟善公园人行便道修建与绿化布置;澳门荷塘同乡会会长黄德秋先生与余悦崧女士捐资 25 万港币修建德秋桥;广东万晶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捐赠 2 艘水乡文化游船;广东正美灯饰照明有限公司承担 “一河两岸”亮化工程,并打造创意十足的重力感应发光钢琴打卡点;镇内灯饰企业合力捐助路灯,村内基金会与乡贤共同捐资 12 万元升级村内道路——多方力量同心同向,为高村基础设施完善注入了强劲动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发展的“造血”引擎。高村村不仅颜值提升,“家底”也愈发厚实:2400 平方米的新建农贸市场投入使用,让村民买菜购物更便捷;硕润工业园、柏涛高端产业园成功引进多家企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作为核心产业的荷塘鱼饼,正全力打造预制菜产业链,推动传统美食向规模化、品牌化升级。“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突破 500 万元。” 甘卓根自豪地说,从环境美到产业兴,从村民富到乡风淳,高村正以 “百千万工程” 为契机,书写着 “水乡振兴”的新篇章。

相关附件:

蓬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