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镇街动态

卫生死角变发展空间,蓬江区新昌社区根治蚊患黑点获群众点赞

字体:[大] [中] [小]

  近日,在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新昌社区,一块经过整理后的荒地得到周边群众的交口称赞。谁能想到,几天前这里还是杂物堆积、蚊虫滋生的卫生黑点?

  连日来,新昌社区党委联合市、区、镇三级力量,以“钉钉子精神”开展“拔钉子”行动,通过精准排查、联动攻坚、长效管护“三步法”,彻底清除了蚊患黑点。

  新昌社区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社区周边,既有工业园区,又有密集的楼盘,还有村民自建的老旧房屋。复合型的社区结构,决定了防控基孔肯雅热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一开始,社区排查的多个病例,都集中在某小区及其周边。结合病例分布图与社区航拍图,社区工作人员逐一排查,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小区围墙外一块区域。

  “这片区域隐蔽在竹林和菜地后面,光靠人工巡查很难发现。”蓬江区自然资源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吴子豪介绍道,“这段时间,区自然资源局全体党员干部都分片下沉到社区,与社区工作者、专业消杀人员协同作战,同步开展多项攻坚任务。”

  发现了问题症结后,区自然资源局安排了无人机进行航拍,并绘制平面图,进而对蚊虫孳生黑点进行精准定位。

  当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在茂密的竹林旁,摆放着十几只用于存水的大水桶。水桶及竹林周边可以明显见到蚊虫绕飞。

  对于如何快速拔掉这个“钉子”,大家迅速统一了意见:建议彻底清理这块荒地,杜绝蚊虫滋生。

  随后,新昌社区便紧锣密鼓地干了起来。

  挖机不够?在周边爱心企业的支援下,3台钩机、4辆运土车开进现场,昼夜不停展开清理。为尽快完成整治,钩机师傅轮班作业,连续奋战,清运垃圾杂物,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地变得开阔。

  群众不理解?整治之初,部分村民对清理这块地心存顾虑。社区干部挨家挨户讲政策、算健康账,通过现场示范清理积水容器、讲解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逐渐打消群众疑虑。

  从“政府干、群众看”到“党群联手干”,新昌社区的蚊虫密度显著下降。“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各处卫生隐患总算基本清理干净了。不少村民都说,收拾那片荒地做得真不错。”社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如今,社区通过每日航拍监测、网格员巡查巩固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形成“发现—处置—反馈”闭环管理。

  清理黑点只是第一步,新昌社区正谋划更长远的发展。

  社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已初步与村民商议将平整后的土地用于建设小微公园、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既要消除隐患,更要提升生活品质”。

  这一规划与蓬江区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升人居环境的思路不谋而合。

  新昌社区的实践,为蓬江区探索“生态修复+民生改善”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随着蚊媒密度显著下降,大家的悬着的心也终于稍稍放下。

  居民们摇着扇子在街头散步,孩子们在路灯下玩耍……从整治黑点到共享美景,下一步,当地将推动更多社区从环境整治向品质提升跃升,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南方+(记者/申红洲)


相关附件:

镇街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