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蓬江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03007068200M/2025-00003 分类:
发布机构: 蓬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4-12-05
名称: 中共江门市蓬江区委 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文号: 蓬江委〔2024〕66号 发布日期: 2025-01-0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中共江门市蓬江区委 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1-07  浏览次数:-


2024年,蓬江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以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保障蓬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坚持政治引领,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不断加强

把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区委常委会会议和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重点法律法规,专题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区政府党组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督导法治政府建设重点项目推进。常态化开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提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区委党校重点课程,建好管好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基地,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报告会暨学术研讨会、“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等活动18场次,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推动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各项任务落实。把开展市县法治建设规范化先行试点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以“一套机制、一批项目、一支队伍”工作举措探索创新,针对执法、普法等环节编印5大系列制度汇编,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库,以点带面激发法治政府建设内生动力。把“一把手”述法作为压紧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职责的重要途径。推动法治建设述职、评议、督察、考评、问责一体贯通,2024年组织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51人次,“关键少数”法治意识明显增强。

(二)坚持惠民强企,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开展“政务服务提升年”改革专项行动,涉企涉民申办事项材料压减近36%97项涉企中高频事项审批提速79.6%。江门(杜阮)万洋科技城项目实现工业项目动工即“四证齐发”,“架起免跑‘视频’服务桥,探索城乡政务服务均衡化发展新路径”入选广东省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持续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等市场违法行为,在全市率先以“行政+公证”的创新模式立案查办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助力广东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获认定成为全市首个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蓬江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三)坚持依法行政,政府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程序,2024年累计对12份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涉法事项(案件)会审研判机制,整合村(社区)法律顾问、政府部门等多方力量,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2024年,区政府法律顾问及区公职律师事务所共对284项涉法事项提供法律意见,做到法治政府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

(四)坚持守正创新,法治领域改革持续深化

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坚持一个统筹、推动四大综合、实施N种监督”的“1+4+N”模式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编制《乡镇(街道)联合执法工作指南》,对镇(街)开展“进驻式”执法监督“把脉问诊”。蓬江区作为县(市、区)代表在江门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会上介绍“蓬江经验”,白沙街道执法办被选定为会议唯一现场交流点。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推动镇(街)行政复议调解工作站全覆盖,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向执法机关提出整改建议,促进执法、应诉规范化。2024年,通过调解、和解等方式有效化解行政争议38件,复议调解成功率超过30%,超过八成行政争议通过行政复议渠道得到有效化解。

(五)坚持为民用权,权力制约监督成效凸显

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开展全区行政执法案件交叉评查和联合评查,抽查执法案卷251宗。开展涉企乱罚款和职权下放重放轻管问题专项整治,制发行政执法督察建议书,源头防范执法不作为、乱作为。自觉接受外部监督。2024年,政府部门按期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339件,满意率达100%。政府及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和公示率、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结率及网民留言按时处理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均达100%

(六)坚持强基导向,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创新依法治理举措。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创设矛盾纠纷“弱信号”管理办公室,及时排查处置社会面风险隐患,经验做法获中央政法委《长安》杂志新媒体平台“长安评论”刊发。区检察院、村(居)综合网格及“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形成基层治理闭环三角,解决大量超期未办、缓办的涉社会公共利益网格事件问题。作为首批广东省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和“粤平安”衔接项目试点地区,创新“社区矫正+网格化”监管新举措,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探索形成涉法涉诉信访事项衔接会商体系,建立“和谐社会 禾美五邑”调解品牌体系,2024年,化解矛盾纠纷2213件、排名全市前列,白沙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获省通报表扬。

(七)坚持民生为本,法治信仰日渐深入人心

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涉外涉侨法律服务点,建立覆盖全区15个产业园区的“法治惠企”线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和青少年等重点人群专项普法行动,充分利用习近平法治思想主题公园等阵地,组织开展“法治City Walk”“绿美蓬江 红领巾在行动”红领巾特色章争创等活动,录制推出法治云课堂和定格动画12期,棠下镇石村等3个村(社区)获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二、存在问题

2024年,蓬江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薄弱环节:一是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亮点项目少。虽然各镇(街)、部门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但对工作亮点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影响力和辐射效应有限,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创新举措和工作亮点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提炼。二是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仍需提升。镇(街)与区直部门之间的协同协作和执法衔接还不够顺畅,个别镇(街)、部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还不到位,有的案件执法程序还不够规范。三是涉外法律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涉外法律服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整体供给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发展需要,有关机制还不够完善,高素质涉外律师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四是基层依法行政基础还不够稳固。基层法治建设的体制机制仍有待完善,法治机构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人员力量、经费保障等方面的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基层依法行政能力相对薄弱。

三、2025年工作安排

蓬江区坚持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积极抢抓“大桥经济”重大历史机遇,聚焦“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等中心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完善学习培训常态化机制。严格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重点抓好“关键少数”,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带头遵守宪法法律、带头执行出庭应诉等相关规定。定期开展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和水平。

(二)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持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深化政务服务提升专项行动,加强政企沟通互动,常态化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营造“程序最简、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办事环境,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三)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

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进一步巩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主动对标全国、全省先进地区,持续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切实解决改革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为目标,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监督纠错功能,做深做实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巩固和扩大市县法治建设规范化先行试点和“述、评、督、考、责”联动机制建设成果,协调推动执法、司法、守法、涉外法治各环节改革,打造更多法治政府建设改革创新亮点。

(四)进一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持续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和青少年等重点人群专项普法行动。健全涉外法治工作布局,推动社区矫正与基层治理网格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和谐社会 禾美五邑”调解品牌效应,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