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市审计局党员突击队的身影已出现在丰乐里旧村的整治现场。他们与社区组成专项突击队,对一个个卫生死角进行了地毯式清理,彻底解决了这个顽疾清理。这正是“大党委”机制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单联动的生动实践。
聚合力、治顽疾、破难题!连日来,在基孔肯雅热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白沙街道丰乐社区以“大党委”机制为统领,将原本分散的各方力量凝聚成攻坚克难的“红色引擎”,打破了传统社区治理的条块壁垒的同时,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共建单位—高校”四级联动的治理网络。


截至目前,丰乐社区已完成了7个重大卫生黑点整治,百余个楼房天台整治,入户宣传覆盖率超过80%,实现了蚊虫密度下降,居民满意度提升。这组数据的背后,既是“大党委”机制激活的治理新动能,也是家校联动迸发的青春智慧。





治理前后对比图
聚力“大党委”切断蚊虫传播链
丰乐社区辖区面积约0.25平方公里,包括丰乐里、沂水里、建业街等片区,有不少传统旧村样貌,且因社区部分区域紧邻山体,该社区的蚊媒防控工作一直颇具挑战。

丰乐里104号侧面斜坡整改前后
面对新旧交织的社区肌理与蚊媒防控复杂挑战,白沙街道党工委创新“大党委”机制,将市审计局、区府办等7家共建单位纳入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凝聚党政群企四方合力,共同构建起“科学防控、精准治理、全民参与”的立体化防控体系。
如在石山蚊虫滋生重灾区的整治中,丰乐社区发现了山上乱种植区域,不少更因蓄水形成了蚊虫生存繁衍的天然温床。为此,丰乐社区积极联动街道农业部门、环市街道相关部门、五邑大学代表方与花园派出所召开“山头现场会”,并敲定“清、堵、消”三步走方案。最终,该区域的整治工作圆满完成,从源头上切断了蚊虫的滋生链条。


注入“青春气”织密防护网
如果说“大党委”机制是治理的“四梁八柱”,那么五邑大学的“青春力量”则是其中最灵动的“智慧因子”。这所与社区一墙之隔的高校,用300余人次的志愿服务为防控注入“青春气”,织密了防护网。

如在石山整治行动中,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志愿者组成“青年突击队”,利用国庆中秋双长假的休息时间,全力配合投入社区防疫工作,真正做到了“社区有需要,单位有响应”,展现了极高的热情和奉献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在攻坚克难啃下一个个“硬骨头”的过程中,社区党委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工作特点,创新实施了“按需分配、扬长避短”的志愿者调度模式。如,在清理天台杂物时,男性志愿者负责搬运重达百斤的废弃家具,女性志愿者则发挥耐心优势劝说居民配合在上门宣传中,五邑大学学生更是发挥青春洋溢的学生气赢得居民群众的理解,同时,他们耐心讲解,用方言与居民唠嗑、拉家常,不仅让“天台积水要倒扣”的防疫知识在家长里短中深入人心,也让社区人力得到有效补充,为社区送上了活力和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