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投身“百千万工程”建设热潮,2025年6月至7月,共青团杜阮镇委员会联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医科大学、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高校的20支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突击队深入杜阮镇各村(社区),围绕文化传承、健康服务、教育帮扶、环境美化等领域,用专业知识与青春热情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书写了新时代青年服务基层的动人篇章。
调研献策与文化传承并行
在调研献策一线,高校学子扎根乡村沃土,以专业视角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柑普如饴实践队立足上巷村发展实际,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媒体赋能品牌传播等议题,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创新思路;广东财经大学探微寻梦实践团深入南芦村,提出产业升级与空间规划的“金点子”。
文化传承阵地同样跃动着青春身影。湛江科技学院规迹寻源实践团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杜臂村古建筑建立数字化档案,让百年建筑在云端“重生”;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邑青艺影百千队”以镜头为笔,记录叱石胜景、杜阮凉瓜产业和松岭红色文化,用短视频让乡土故事“破圈”传播,以青春创意激活文化基因。
普法与政策宣讲深入乡村
普法与政策宣讲活动中,青年学子以创新姿态扎根基层,用青春力量架起法治与民生的桥梁。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巷岚骞实践团与上巷村、江门市广德实验学校签署实践基地协议,精心设计“碉楼井字棋”“凉瓜妙趣大转盘”等普法趣味游戏,推动普法常态化;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知行合一——灯塔实践队化身“政策翻译官”,用“农家话”解读惠农政策,解答老年人疑惑,让政策春风真正吹入百姓心田;广东培正学院Smile社会实践团用“梦想邮筒”帮助多个家庭厘清资助申领流程,为入学新生讲解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
健康服务送入乡村家门
医学院校突击队发挥专业特长,将健康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广东医科大学“健”筑者志愿服务队联合三甲医院,在双楼村、龙溪村、井根村等村开展中西医结合义诊,覆盖心血管、内分泌等学科,惠及留守老人等群体近百人;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医旅助青藤”突击队创新推出“少儿健康护航”活动,举办“保护眼睛及口腔健康”宣讲,通过情景模拟、动画演示和实操练习,让健康知识深入童心;广州华立学院健康方程式突击队则在中心社区开设中医理疗健康之旅公益活动,带领居民制作艾草养生锤、中药香包及理疗体验,让居民深入了解中医养生之道,感受传统理疗的独特魅力。
青春创意添彩乡村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红韵相传 科技幻彩”突击队在松岭村绘制乡村振兴主题墙绘,让红色记忆在斑斓色彩中焕发新生;五邑大学静纺净冷突击队以“农耕文明”“生态家园”为主题,将杜阮村的素墙变为讲述乡村故事的画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杉子衿突击队创新设计《摩登通草之岭南风物志》课程,带领儿童以“杜阮凉瓜”为媒,在创作中感知家乡文化魅力;广东金融学院筑梦小队、五邑大学“邑乡百创”突击队开设公益绘画课,用画笔点亮童真梦想。
在这个盛夏,20支突击队累计开展活动50余场,服务覆盖杜阮镇18个村社区,直接惠及群众逾2000人次。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以专业服务基层,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实现了从“受教育者”到“建设者”的角色转变。这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既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也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