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030070717093/2025-00073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5-08-25
名称: 荷塘镇三丫村:赓续红色血脉 谱写振兴新篇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8-2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荷塘镇三丫村:赓续红色血脉 谱写振兴新篇

发布日期:2025-08-25  浏览次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保家卫国,以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即日起,“蓬江发布”推出系列报道,带你走进革命老区村,聆听先烈先辈故事,感受革命老区村振兴发展的新活力。

  荷塘镇三丫村爱民公园湖畔,波光粼粼、古榕成荫,一块镌刻着“广东省革命老区村”的标志碑立于湖畔古榕之间,格外醒目。

  1944年10月,珠江纵队挺进粤中,曾在三丫村暂驻休整。这里也是革命先辈陈能植、陈能本的故里。烽烟里,他们以自家房屋为根据地,在村中组织了一支革命武装,边耕作边参与抗战。

  

革命老区村三丫村

护送珠江纵队过境

  “陈能植与其胞弟陈能本,在青少年时期,受进步思想的感染,坚定了理想信仰,成为了当地革命的带头人。”三丫村石东三巷2号,是革命先辈陈能植、陈能本的旧居。讲解员正在向前来参观的暑期下乡实践大学生讲述这座朴素瓦屋的故事。

  1943年冬,中共粤北党组织领导人黄康、陈能兴、林彩容等,相继以陈能植兄弟的家为秘密据点,组织领导当地的抗日斗争,宣传动员群众,这里也成为了当时荷塘地区重要的地下交通联络站。

  

革命先辈陈能植、陈能本

  1944年秋,侵华日军为扭转颓势,疯狂进攻华南战略要地。中共广东省委果断决策,珠江纵队挺进粤中,向粤桂边区实施战略转移,开辟新战场。

  10月20日深夜,风雨交加。珠江纵队主力大队500余名战士,在泥泞中悄然抵达荷塘三丫村泰通里。村口,早已等候多时的陈能植兄弟迎了上去。

  数日前,荷塘地区中共地下党员容忍之等秘密抵达三丫村,向兄弟两人传达了珠江纵队即将过境、在村中休整补给的消息。

  

陈能植、陈能本旧居

  数百将士的食宿与安全,陈能植兄弟深感责任重大。他们当即组织本村武装力量,在村口村后交通要道加强警戒,选了村边一座位置隐蔽的祠堂作为将士们的休整落脚点,安排村民开锅煮饭。为确保万无一失,陈能植还特意叮嘱村民:“只说宗亲聚会,莫提部队之事。”

  祠堂内,纵队将士与陈能植兄弟在昏暗灯光下摊开地图,商议后续行军路线与渡江安排。休整过后,纵队没有久留继续赶路,兄弟两人率武装力量一路护送。

  

  珠江纵队战士经三丫村向粤桂边区转移

  “看似普通的瓦屋,却是抗战时期的秘密根据地,要牢记历史,把先辈精神传承下去。”今年暑期,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来到荷塘镇下乡实践,在参观三丫村陈能植兄弟旧居的过程中,大家纷纷表示。

  近年来,荷塘镇深挖本土红色资源,组建起一支由选调生、少先队组成的红色讲解员队伍,讲好革命老区村的故事,陈能植、陈能本旧居成了其中一处的现场教学点。

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八十余载光阴流转,战争硝烟早已散去。如今的荷塘镇三丫村,正传承红色基因,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上。

  从陈能植、陈能本旧居向东行,是三丫村泰通工业园区,厂企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目前,村里已汇聚120余家企业,其中包括霞光照明电器等规上企业8家,形成了以灯饰制造、服装加工、五金不锈钢制品等为主的特色产业群。

  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盘活土地新建厂房,改造园区引入企业,这些年,产业振兴为三丫村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过去一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00多万元。

  

三丫村

  走进园区的霞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流水线前的屏幕查看生产数据,智能化生产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我们正努力实现生产流程的可视化,通过在系统集成、仓储物流管理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探索,提升管理效率。”公司负责人介绍。

  去年,霞光照明电器完成了增资扩产,引进12条智能化生产线,新建的厂房正式投产,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年产值近2亿元。今年来,公司成立了一家进出口贸易企业,进军全球照明产品市场。

  近年来,村里投资环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增资扩产、落户设厂,年轻人前来就业创业。

  

霞光照明电器新厂房

  除了产业振兴,村容村貌也在不断提升。今年,村里筹措资金,启动了长约1.6公里的巷道“白改黑”工程,不仅重新铺上沥青,还对地下排水管道进行了修缮,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雨天积水难题。在路边屋旁新种苗木500多棵,给破旧村屋添上墙绘。

  “我们正在规划建设新的集体物业。”村党总支书记陈德林介绍。今年,三丫村成功报批15.8亩集体建设用地,将建设现代化商业广场以及改造周边交通,为数千名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打造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村里巷道“白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