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省市场监管局《关于销售散装干制品风险提示函》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散装干制品市场经营秩序,蓬江区市场监管局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组织开展专项风险排查工作。本次工作以农村周边、城乡接合部及农贸市场为重点区域,以“土特产”店、食杂店等散装干制品经营者为重点检查对象。通过“网格化+清单化”排查模式,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排查行动全覆盖、无死角。
一、聚焦重点,严格排查。一是严查经营资质,重点核查经营者是否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否存在以“自产自销”名义销售“三无食品”行为;二是强化溯源管理,督促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制度,查验供货商资质、产品合格证明及进货凭证,对无法提供合法来源的产品依法下架处理;三是规范标签标识,指导经营者以保留原包装、张贴标签卡等方式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食品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确保产品信息可追溯。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2人次,检查散装食品经营者100户次,发现并整改风险隐患12个。
二、强化指导,推动共治。针对部分经营者对食用农产品与加工食品界定不清的问题,采取“现场教学+案例解析”方式,明确经腌制、翻炒、发酵等改变产品自然性状和化学物质或研磨成粉无法辨认原样等的产品,不属于食用农产品,须按加工食品标准规范经营。运用风险评级机制,对屡次违规的经营者纳入重点监管名单,提高其风险等级,加大检查频次,并开展专项整改“回头看”。截至目前,已开展规范指导12家次,有效提升了经营者的合规意识。
三、巩固成效,长效监管。一是强化行刑衔接,联合公安部门打击无证经营、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二是优化抽检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高风险散装干制品开展专项抽检,确保问题产品及时追溯;三是畅通社会共治渠道,通过普法宣传活动普及消费知识,鼓励群众举报违法行为。严把食品安全关,有效规范散装食品经营者行为,为广大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