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区信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区委依法治区办的业务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信访秩序,深入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事项,为蓬江区法治建设工作贡献信访力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强化党建引领,学习宣传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
区信访局切实履行主要领导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在党组会议上2次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目标,积极探索“党建+信访”的融合工作模式,以党建引领为布局,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学习月活动,组织信访干部深入6个村(社区)一线,通过设置展板、咨询台、派发宣传资料等方式,近距离向群众宣传《条例》有关要点,引导群众树立依法信访、合理信访、文明信访意识,规范信访行为,理性反映诉求。党组书记在全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上解读《条例》4次,促进区直各部门做好涉法涉诉信访事项的登记、甄别和引导工作,同时做好终结事项解释疏导和帮扶救助。再次加深全区信访领导干部对《条例》的内容认识,明确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定位和要求,升信访业务能力和知识储备,达成以学促干的目的。
蓬江区积极加强信访事项复查复核组织领导,及时优化调整区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委员会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对复查复核,协调处理跨地区、部门和行业的疑难复杂信访事项的作用,提高综合协调化解我区突出信访矛盾的能力。由第三方法律力量参与复查复核,信访、司法和驻点律师事务所及相关单位共同组成复查复核律师工作组,不断提高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专业化、法治化水平。对发现在复查复核中存在事实不清、违反规定等问题的,督促职能部门予以变更或撤销信访答复意见;对发现存在复查复核意见落实不力的,坚决追究有关职能部门和责任人责任,确保复查复核意见事实清楚、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政策正确、处理意见明确,群众信访事项解决到位。
2023年以来,区信访局共依法受理办理苏某丽、黄某杰等信访事项复查复核申请5宗,没有出现因调查事实不清、依据不足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或滥用职权问题需要对信访事项处理意见进行变更或撤销等情况。
(三)延伸建设“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络化体系,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
前期区信访局已先后建成四级“信访超市”服务站点,并完善“基层发令、部门执行”“马上办”等七大“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系列工作机制,发挥镇(街)、村(居)人民调解组织贴近基层、扎根群众的基础性作用,将信访问题纳入矛盾纠纷排查范围,信访、司法行政部门信息共享、联动化解,及时消除信访苗头隐患,通过强化访调对接促进矛盾隐患源头治理。如杜阮镇创新引入“诉求服务+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为农民工提供权益保障一条龙服务,发挥“事权部门随叫随驻联合调处”机制作用,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专业的一站式服务,因地制宜打造多元合一的“枫桥经验”。
区信访局加大“邑码解纷”宣传推广力度,切实打通因各项程序手续产生的“壁垒”,对接区残联、区总工会、区妇联、“骑手之家”等新业态企业,拓展建设4个“信访超市”行业领域服务站点,整合行政、司法等资源实现跨部门综合协调,发挥法定途径在处理诉求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信访人通过法定途径表达诉求、解决问题,没有出现以信访处理代替行政处理、以信访终结代替司法终结等情况。
(四)推进“粤平安”群诉系统深度应用,促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
在率先实现系统使用全覆盖的基础上健全完善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闭环工作机制,做到完善全流程监管督办提醒和跨级跨部门转办功能,推动各级各部门第一时间合力调度资源力量进行线下处置。完善群众满意度评价模块,进一步倒逼各级各部门化解责任落实,提升办理实效。如环市街某老旧小区路灯安装因故迟迟未能落实,“粤平安”群诉应用受理后组织有关部门多次到现场查看,听取群众意见,结合实际采取人工与机械配合的方式在小区及周边一带安装了新路灯,彻底解决群众夜间出行不便的难题,获得群众好评。
区信访局广泛动员基层组建平安员队伍,全口径收集群众诉求和隐患信息,通过“粤平安”专区一键上报身边事,将诉求服务“线上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及时捕捉基层矛盾纠纷“弱信号”,2023年发出风险预警函20份。至今共通过系统受理群众诉求事项42890宗,办结42806宗,办结率99.80%。实现从“群众反映”向“服务群众”转变。
(五)聚焦重大会议、重要活动时期信访安全保障工作,依法全力处置信访突发事件
区信访局在全国两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要时间节点期间持续滚动排查涉访重点人员、重点事项台账以及10年内到省进京涉访重点人员重点隐患事项台账,提前摸准人员动向,研判稳控目标,加强驻京、驻省劝返工作,及时安全接离进京到省上访人员。配合政法部门印发《蓬江区维稳工作机制》,各特殊防护期根据工作实际制订信访安全保障工作方案,按照“四个一”(一支队伍、一笔资金、一辆车、一批行李箱)的要求组建区、镇(街)信访应急劝返队伍,确保接报通知后能及时依法处理各类涉访事件。
二、信访工作存在问题
一是基层社会矛盾压力较大,蓬江区位于珠三角地区城市主城区,人口相对繁密,矛盾较为集中,信访部门承担进京访管控任务,相关事项涉法涉诉占比高,事项处理质量成效有待提升,且部分群众属“三跨三分离”人员,往往具备一定的反侦查能力,前置预防管控难度较大;
二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衔接不畅,我区诉讼、仲裁、调解运行相对独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不够,群众在基层缺乏解决纠纷的对话平台,导致很多基层社会矛盾未能在社区层面及时化解,给信访造成压力;
三是群众“信访不信法”“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认识仍较普遍,部分基层工作人员法治意识还不够强,崇尚“花钱买平安”,处置群众诉求时习惯用信访程序代替法定程序;
四是信访处置缺乏合理分类分流,部分按法定途径分类处理的信访案件,由于超过了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的法定时效,相应救济渠道不予以受理,在信访渠道大量“滞留”,形成积案。
三、下一步计划
一是持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下基层”工作法。常态化开展党政领导定期接访约访下访工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研判矛盾纠纷和风险监测,重点防范化解进京访,确保预警精准到位、信息传递及时,做到问题解决在基层,做到减存量、遏增量。
二是全力以赴做好进京访案件的压减工作。一方面将上级信访部门指导意见,将我区进京访事项开展涉法涉诉甄别上报工作,争取压减我区现存进京访事项;另一方面梳理完善《依法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清单》,厘清信访途径与其他法定途径之间的受理范围,保障群众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三是持续用好综治中心多元诉求服务,做好问题化解和解释疏导工作,争取信访人满意。积极学习深圳“马田经验”,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大局,统筹整合全区镇(街)、村(社区)、网格资源,有效应对信访维稳工作中的复杂重大风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