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溪保护规划》是全区首个村庄保护规划,为这座拥有近九百年历史、被誉为“后珠玑巷”的岭南古村有效发挥规划作用,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
南宋绍兴元年(1131 年)罗贵率领36 姓97 家人南迁来到良溪村,开启了历史名人辈出的“后珠玑巷”,在2008年成为首批广东省古村落,2010年入选省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荣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国字号称号,2025年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榜单。良溪这座岭南古村在保护与创新中,正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从“环境优”迈向“全域美”、从“古村存”升级“文明兴”的生动诠释。
规划引领 科学保护与开发并重
《良溪保护规划》中提出将良溪村打造成为历史传统肌理、生态环境优美、以遗产保护为核心、兼顾旅游发展的岭南传统人文风貌的明清古村落和后珠玑巷文化基地!按照“空间结构完整、传统风貌完好、视觉景观连续”的原则,展示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体现区域,划定了两级保护区域——11.96公顷核心保护范围和141.13公顷建筑控制地带,通过对现有艺术和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进行保护,加强人居环境整治修缮,完善村庄基础配套设施等措施,依靠良溪村背山面水的整体山水格局,保护好糅合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及海外文化的历史传统风貌特色,保护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良溪保护规划》预留部分建设用地规模空间,解决古村落发展空间受限问题,为良溪古村引入文旅产业振兴提供基础条件。
修缮活化 千年古韵焕发新生
良溪村相关负责人提到,“我们村先后投入600万元修缮罗氏大宗祠、五部堂等广府特色古建筑,并对古村护村墙、明清古民居等外立面进行修葺美化,融合水墨绘画和雕刻,引入创意墙绘。同时,提升活化良溪古驿道,建设上山步道、广场平台、安全护栏,提高休闲雅致空间。”《良溪保护规划》进一步提出对良溪北入口、佛宁村自本堂、佛宁村剑花园等整治措施,形成展示良溪历史文化生活的重要景观节点,进一步丰富内涵和展示良溪古村历史文化、建筑文化、乡亲文化,赓续文脉、留住乡愁。
文旅融合 强村富民优产业
良溪村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良溪村村民罗女士说到,“村里举办过古韵良溪夏日节、开笔礼、国风非遗游园会、家风传承亲子游、话剧《良溪 早晨》等活动,有很多外地人都来打卡,相当热闹。”
《良溪保护规划》将良溪古村的本土特色文旅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整合,探索出一条文旅融合的致富路,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一是利用良溪村聚心环湖路面、保护性旅游开发、房屋外立面复古及周边景观提升改造等工程,打造“旅游+乡村振兴”示范点。二是以良溪古驿道为载体,将历史古村落、山水生态、人文历史等相结合,集乡村小食、文创、娱乐、罗氏祖训文化等元素,打造“良溪古街”;三是以南迁良溪为中心,贯穿石头村名人、民俗品牌,组团发展“寻根文化”;四是把罗氏大宗祠、罗贵墓、护城墙、码头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点串联起来,打造良溪古村旅游路线。
全域整治 拓宽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新途径
依托良溪古村的历史底蕴和周边山水资源,今年4月经省级首批批复的《蓬江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计划将良溪村与五洞村片区融合发展,打造良溪-五洞矿山运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推动中心城区仅有的闲置矿山资源文旅场景改造,引入体育运动、民宿、文创、美食商业等融合业态,打造中心城区“矿山修复活化利用新地标”,探索寻根文化古村,串联五洞牛肉美食等“土特产”的产业链条。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良溪村正探索出一条党建强村、文旅富村、生态美村的振兴之路,为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和发展、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源源不断动力,助力“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